電影節最新公告

★★2009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圓滿落幕!精彩畫面請到相簿瞧一瞧 !(點這邊)★★

 

部落格文章繁多,請各位 善用左側「文章搜尋」功能, 找到您想閱讀的文章!★

 

★★台北電影節的相關新聞、資訊或觀點等文字,皆以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及部落格作為主要露出平台,如有其他網站或私人空間等出現與台北電影節相關之不當言論,屬於個人言論,並不代表主辦單位之立場,特此告知!★★

主題城市.jpg 

文∕馬丁.柯爾伯Martin Koerber(柏林電影博物館策展人)

 

     在巴黎,人們說巴黎不是法國;在柏林,亦復如此。柏林自二十年前再度成為政治首都與文化中心,這裡也不能以德國概括論之。百年來,德國各地的傳統文化認同一直持續保留著,甚至在1945年之前,柏林的電影工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自從這座城市一分為二,之後的幾十年光陰,在這個國家的其他地區,也慢慢發展出一些電影中心,例如漢堡、慕尼黑與科隆。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是《德國09》,且不論這部片是不是在講柏林的故事,或是由在柏林工作的導演所拍成,這些已屬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這部片呈現了導演們對德國的感觸切面。回望過去,本片與1970年代「德國新電影」時期另一部重要作品《德國之秋》形成有趣對照這部片同樣由多位導演一起合作,標記出西德一九七七的緊張年代,記錄當時整個國家與政治激進份子之間的信任危機,最後引爆恐怖主義攻擊行動。1979年,萊納韋納法斯賓達也針對這一主題拍出《第三代》,諷刺漫畫般地點出這場淪為空洞的政治抗爭。晚近的電影如2000年克里斯汀培周的《心的居所》也反映了德國之秋的政治,講述逃亡的恐怖份子,在疏離的國家喬裝成一般居民生活,既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也長年未被發現。今日社會跟當時相較,是令人滿意得多,因而導演們在《德國09》拍出來的作品,幾乎沒有關於國家政治的激辯了。

 

     今年柏林城市主題,台北電影節選出自1920年代直到晚近的柏林電影。德國默片經典時期的影片代表《星期天的約會》,剛好是電影圈的「反對派」一群年輕的業餘人士成功捕捉1929年柏林星期天的氛圍,後無來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幾乎讓人以為是紀錄片,片中再平常不過的年輕人毫不矯揉造作,呈現威瑪共和時期的日常生活景象。史拉坦杜多的兩部作品目光則顯銳利《柏林工人日記》與《世界屬於誰》,片中的政治抗爭以明顯的左派立場,向甫掌權的法西斯主義對抗。此外,海爾默考特納的《橋下戀曲》拍攝於電影流為宣傳工具的納粹時期,卻成功地在美學上作了反叛,於二次大戰結束前的1944年拍成,戰後才得以首映。這部影片講述一名女子與兩位船伕的故事,拍攝風格朝向法國電影詩意寫實主義,以凡夫俗子的生活為題材,反叛了當時電影的英雄主義。緊接著二次戰後,沃夫岡史塔特開始準備《兇手就在你身邊》的前製工作,這是1946年東德德發(DEFA)製片廠的第一部電影,精準清算戰爭與暴力的野蠻。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在美學上,卻回歸到1920年代的電影語言表現主義例如傾斜的攝影機視角,與反差極大的燈光。有很長一段時間,德國的電影語言嘗試各種不妥協的挑戰,然而以第三帝國為主題的影片則多令人聯想到「傾頹」。生活在納粹德國的地下反對黨,他們對政治的抵抗,在《艾美與亞歌》裡,馬克斯法貝爾布克以另一種方式說故事,他拍彼時的愛情描寫政治反對派的猶太女性與德國主婦之間的戀情。繼續回望這個時代,賀瑪桑德斯布拉姆斯的《德國,蒼白的母親》好比一首歷史敘事詩,點出戰後人們儘管倖免於難,他們所經歷的戰爭經驗如何在人心持續發酵,如何使整個世代的內在崩壞。赫克桑德爾則用紀錄片的方式,處理這段長時間的戰爭心理影響在《解放者得自由》中,她對於德國女性在戰爭結束時集體遭到性暴力的事實,詳盡地調查並且揭露。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13_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_01.jpg

曉姬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戰爭期間的殘酷暴行是全人類的痛,戰火不只殘害性命,同時摧殘心靈,因此當寶貴的和平來臨時,我們不只要想辦法撫慰受傷的心,還要勇敢站出來面對戰時的過錯,才能避免歷史一再重演。《兇手就在你身邊》是二戰後第一部返回東德拍攝的影片,為了避免喚起人民恐懼的回憶(二戰於1945結束,本片1946即上映),這部片沒有像《辛德勒名單》、《消失的1945》中血淋淋的屠殺場面,而是著重於戰後人民困苦殘破的生活,以及充滿恐懼的創傷症候群,並在片末表達了勇敢的反省精神,希望人民勇敢的控訴所有以戰時「情境使然」為藉口的加害者,給予兇手應有的制裁才能還給人們心裡的安寧。

 

     從集中營存活的蘇珊,回到柏林決定拋開過去勇敢向前,在此時邂逅了鎮日酒醉不思進取的醫生漢斯。漢斯對於在戰時的陰影始終無法忘懷,戰後創傷症候群使他失去了回到日常生活的能力。蘇珊對於懷抱著傷痛的漢斯一見鍾情,因為蘇珊不離不棄的守候漢斯決定要努力振作,卻在此時漢斯見到了戰時的長官,這位在戰爭中面不改色的下達屠殺命令的長官現在竟然成了工廠的大老闆,生活幸福美滿如魚得水,然而漢斯卻因為目睹屠殺的殘暴場面幾乎成了一個廢人,憤怒的漢斯決定,天理不彰,他要用自己的手,來制裁這個罪人!

 

     由於上映的時間點敏感,《兇手就在你身邊》對於常被討論的集中營主題輕描淡寫的帶過,對於女主角過去在集中營生活僅僅在幾句對白中出現,只有當漢斯質疑蘇在戰時沒有與柏林共存亡不知躲到哪去避難時,溫柔的蘇珊突然出現了無比銳利的冷峻眼神,那個眼神,真的會讓人打從心底發冷,不用任何畫面,你就能夠感受到那是多深層的傷害。同時戰爭給人的傷害僅用男主角漢斯的一句台詞便表達得淋漓盡致:「和平,不過是下一次戰爭的中場休息」。在和平中長大的我們而言,戰爭只是個短期狀態,不論如何和平都會到來,然後永久的持續下去。然而對於經歷過戰爭的人而言,從此他們的心裡沒有和平的一天,即使戰爭結束,心中的陰影仍然無法散去,生活成了一場驚恐的等待,永遠不知道惡夢何時又要展開。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兇手就在你身邊》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 

文∕金桔粒

 

         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德日二國雙雙戰敗。只是戰後的二國,政治氛圍完全不同,日本對於戰敗的事實低調再低調外,數年之後甚至想藉由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如教科書或是學校教育),來教育或扭轉後代年輕人對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觀感。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更是激怒了臨近的中韓,認為小泉此舉無異在鼓勵(或說「不反對」)軍國主義下的日本政策。

         相對於日本人對於戰敗歷史的傲慢與保守,德國人就顯得民主進步許多。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結束,隔年,由Wolfgang Staudte所執導的《兇手就在你身邊》(Die Mörder sind unter uns )便拍峻上映,充份顯示出德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納粹政治的自省與檢討。

         《兇手就在你身邊》,描寫一位從集中營回來的公寓女主人蘇珊,遇見失意醫生漢斯的故事。漢斯在大戰期間是醫官,由於曾經見識到長官在聖誕節當天屠殺數百位無辜的猶太人,勸阻未果,德國投降後,便帶著戰時的陰影,酗酒度日,不思進取。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11_Storm_03.jpg

文∕陳儒修(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班雅明告誡我們:「沒有一座文明豐碑不同時也是野蠻暴力的實錄,正如文明的紀錄從沒有擺脫野蠻。」可悲的是,人們就是如此健忘,或者選擇性地遺忘,刻意把醜陋不堪的歷史事件當作沒有發生,也不再追究。卻沒有聽到歷史的受害者仍舊在黑暗中哀嚎哭泣。

 

       《控訴風暴》表面上描述一位波西尼亞戰爭期間的南斯拉夫軍官,因為犯下種族屠殺的罪行而被國際法庭逮捕審判,實際上是有關男性與女性看待戰爭的不同觀點而起的爭議。

 

         在20世紀末這場巴爾幹半島的戰爭裡,勝利的一方已不滿足於只是把失敗者屠殺殆盡,就像納粹對待六百萬猶太人一樣,他們還進行著所謂「種族清洗」的恐怖暴行,也就是強暴戰敗一方的女性,使她們的後代混雜著異族的血統。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控訴風暴》Storm 

 

上個星期,我們幫《控訴風暴》舉辦試映會,

邀請多位電影相關人士出席,現場當然也包含咱們多位部落格達人。

試映過後,達人們反應熱烈,紛紛在各自的部落格寫出觀感,

由於反映太好,所以擷取每位達人們部份文章的段落提供廣大影迷參考!

如果想要看更多,麻煩各位點一下達人的暱稱囉!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m1.jpg

文∕Horace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有些人認為台灣的環境這麼亂(意思是:生活這麼刺激緊湊又精彩),每天電視新聞隨手拿幾則出來當劇本題材就好啦,戲劇張力強大,情節高潮迭起,畫面引人入勝,怎麼可能拍不出好看的電影?

         戴立忍的新片《不能沒有你》的確就是由一則新聞所衍生的一部作品,不過這部片不只是為了精彩好看而已,而是有更深層的意義。在台灣近年這波電影浪潮中,《不能沒有你》是較少數回歸社會批判、草根關懷的劇情片,這也將會是這部片在這波浪潮中可以取得歷史地位的利基。


         台灣八零年代的新浪潮,就是以自然寫實的風格,改變了過去制式而浮濫的商業電影,除了影像風格上的革新之外,另一個突破在於能夠勇敢地藉由電影向世界發聲,藉由電影發現問題、陳述問題,並做出歸納與整理,帶動社會與時代的進步。過去楊德昌、侯孝賢等前輩不只是攀上了美學的高峰,更表達了社會批判的意圖,表達了對這塊土地的反思與關懷。近年許多新銳導演極力想走出過去台灣新電影所揹負的負面印象,展開一股親近觀眾趨勢之際,有些電影仍然耽溺於過去,而有些電影則過猶不及。在此同時,我私自認為,戴立忍這部《不能沒有你》,正好補足了近年這批台灣電影對於在地人文關懷上的缺乏。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能沒有你》No Puedo Vivir Sin Ti   

文∕金桔粒

       2003年,我在某間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電視台服務。某天收到一則突發新聞:一名自高雄北上的阮姓男子,為了女兒的入籍問題,向立委與媒體陳情未果,於是抱著女兒在台北車站前的天橋,揚言跳橋自殺。警方與阮姓男子對恃近二個鐘頭,最後趁他不注意時一擁而上,將父女兩人搶救下來。

         為何我對這則新聞格外有印象?因為聽說阮男跳橋之前,曾三番二次尋求媒體的協助,還來過該電視台找記者,我正好當時人在新聞台,所以在事發之前略有耳聞這號人物。不過不知道是記者沒有幫忙還是怎麼樣,總之阮男最後差點以死明志。在那個SNG當道的年代,阮男跳天橋的畫面,透過衛星的傳送,送到每一戶家的電視方格中,讓人品頭論足著。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3_coming out_02.jpg

文∕Horace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Heiner Carow1989年拿下銀熊獎的大作《出櫃宣言》(Coming Out)如果翻成《攏係Gay》,不知道會不會更生猛有力一點?

         但千萬別誤會,我可不是認為男同性戀都很假,也不是指這部片裡面出現的角色都是男同志,我想強調的是,這部片子所要訴說的,是男同性戀在面對社會壓迫、情感發展與自我認同時,所常會出現的迷惘與失落。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孤獨與恐懼才是真的。為什麼一切都是假的?原因很簡單,也很殘酷,只因為你是男同志。


         男主角Philipp是片中最社會化,在異性戀霸權下也表現的最「正常」的一位同志,但也正是因為他的正常,反映出了這個異性戀霸權的不公義。他只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生活在相對保守的校園裡任教,他順應著社會的期待與要求,或者應該說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一段即將步入婚姻的異性戀感情,但就在他偶遇了過往的同志情人之後,再次燃起了心中對同性感情的渴望。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3_coming out_01.jpg 

Rick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身為東德史上唯一一部同志電影,《出櫃宣言》(Coming Out, 1989)呈現了這個類型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議題,不只是角色對於自身性向的掙扎,同時也是對於社會歧視感到不平的悲鳴。

         一開場的破題,歡騰的煙火被救護車的警報聲劃破,服藥過量的Matthias在急救後,道出自己身為同志的自殺理由。如同令所有同志感到折磨的,就是出櫃前所要面對的心靈交戰,以自殺的痛苦來呈現這個過程,Matthias一開始就發表了他的出櫃宣言。自此同志的身份便顯得自在,他出沒在同志酒吧,在家人面前與男友親密的互動,以及在公眾場合與男主角的搭訕。他選擇揭露自己同志的標記,換取一個更坦蕩自主的行為自由。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櫃宣言》Coming Out

文∕Alan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這部被稱為東德史上唯一的同志電影,影片描述一名壓抑著自己同性戀傾向的中學老師-菲利浦,在一次意外將女同事撞傷後,嘗試著異性戀情,並且論及婚嫁,直到女友的好友意外的拜訪,竟揭露他不可告人的祕密…

         電影從一個喧鬧歡樂的夜晚起始,在煙花四射的歡樂氣氛中,突然反差的出現一台救護車將一個服藥自殺的青年送進醫院急救。編導很「仔細」地記錄所有搶救、洗胃的過程,醫護人員粗魯的將管子塞入他的口中(暗喻著現實生活中同志受到的粗魯對待)。而醫護人員問他為何要自殺,他崩潰的說「因為我是同志」。所以打從最一開始編導Heiner CAROW已十分明白的告訴觀眾,同志身處在異性戀世界的隔閡與掙扎。而這段本來與原本的主軸不太相關的對比式開場,其實別有用意。

         而開場過後,就是男主角菲利浦的出場,鏡頭下的他怡然自得地騎著單車在大街巷弄間穿梭,他如常般教書工作、交際約會,就像是云云眾生裡的平凡人物,直到女友的好友來訪,竟然是他多年前的初戀男友,影片隨之像是一段雙性戀者(他能自然地與異性談戀愛、上床作愛其實已不能算是「純」的同志了)自我追尋的過程,這時編導才逐漸將當時八十年代東德壓抑的地下文化、同志生活、社會狀態一一呈現,像是主角身後的佈景,兩者相互對照,藉事喻情。影片宛如尋常的通俗劇,沒有艱澀的技法,依照傳統線性的敘事,寫實化且中規中矩。影片中的男主角一面掙扎的要做一個具有社會地位,符合家人(尤其是母親)期待的好老師、好男友、好兒子,一面又要對自我內心天性的同志慾望作拉扯,幾乎是進退失據,舉步維艱。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