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非常榮幸,
邀請到資深媒體人麥若愚大哥,
來聊聊他心目中的十部推薦電影。
麥若愚的私房十大片單及推薦原因(點選片名可以看到介紹喔):
1. 《走出寂靜》(德國):
一對聾啞父母與聽說正常女兒之間的動人故事,女兒從嫌棄父母到後來懂事轉變成為父母與正常
世界的溝通橋梁,1997年跑東京影展首次看到,極其震撼,超級感動,當年勇奪東京大獎,隔
年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當年沒趕上的年輕新生代影迷千萬別錯過。
2. 《蘿拉快跑》(德國):
今年影展主題城市柏林的必看歷久不衰經典,不翼而飛的十萬馬克走私贓款,讓小混混與女友
蘿拉「跑跑跑,不斷跑!」德國名導湯姆提克威1998年一炮而紅開創「倒帶、快轉」式的調轉
時空敘事手法,驚喜震懾影壇。
3. 《窒息暴戾》(韓國):
暴力討債公司暴力大哥,碰到旗逢對手的暴力女,兩個同是暴力淪落人,原來從小都有家暴陰
影史,男女主角耍暴比狠的暴力戲,因角色的命運造成性格,使觀影獲得救贖,台灣近年很少演
韓國片,但韓片還是強強強。
4. 《屈辱》(澳洲、南非):
後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偏遠農場,一場黑人混混入侵白人女子的暴力行逕,卻造成白人父女背道
而馳的生命態度,因黑白師生不倫戀被迫離開職場的教授父親認為是奇恥大辱,過著與世隔絕
生活的女兒卻一意和平求全,驚心動魄又精準犀俐的種族議題。
5. 《媽咪去洗頭》(加拿大):
醫生父親、記者母親加上三個小孩,除了小兒子有學習障礙,60年代和樂完美的中產家庭,因父
親的同性外遇,母親憤而出走,一夕間家庭關係瓦解,三個小孩被迫苦澀成長,溫情又悲情的上
乘家庭問題戲碼。
6. 《貝拉米犯罪事件薄》(法國):
從10多年跑威尼斯影展看《儀式》,到金馬影展看《謝謝你巧克力》、《惡之華》、《權力喜
劇》,我是法國導演克勞德夏布洛的「上癮者」,看他每部作品都是開心又過癮的朝聖。
7. 《哈維米克的時代:邁向自由大道》(美國):
因為愛導演葛斯范桑、影帝西恩潘的《自由大道》,必須更了解美國同志議員哈維米克在70年代
推動同志平權運動的其人其事。
8. 《帶我去遠方》(台灣):
在今年香港電影節上只看了三分之二就愛上的台灣電影,光看前半段就讓我開懷笑了三次,想起
去年《海角七號》與《囧男孩》的愉悅觀影經驗,女性新導演傅天余手法流暢、神采慧頡,後來
才知道是吳念真監製。
9. 《查無此人》 (台灣):
太喜歡梁修身製片、鄭芬芬導演的公視人生劇展《長假》(萬芳是台灣難得一見的演技女星,去
年金鐘獎沒得女主角,做為評審之一的我,真是說來話長),兩人製導再合作的《查無此人》維
持了和《長假》一樣的水準,真難得。
10. 《大世界小女兵》 (丹麥):
從伊拉克戰場退役的女兒,幫從事色情人口販賣的老鴇父親做「馬伕」,接送妓女過程,對一位
非洲籍妓女從同情到由憐生愛,做出背叛父親援救妓女出火坑的行動,從戰場殺戳到親情對決,
人性的偽善、墮落與救贖。
另外,德國片《極樂九重天》講老年性愛,與韓片《愛慾銀髮世代》有拚,女主角演技尤其佳。港片《證人》讓張家輝勇奪香港金像獎影帝,其實同片謝霆鋒演的也好。重看大導演胡金銓30年前的《空山靈雨》 ,分鏡與運鏡美學依舊驚人,年輕時代的徐楓,美麗與靈氣迫人。
台灣短片《匿名遊戲》把網路世界與電腦文化擬人化,BBS網站、部落格板主、駭客病毒,群聚爭奪,聰明的構思,漂亮的執行。
聽說墨西哥片《我的寂寞花園》與智利片《女僕》也不錯,但我還沒看。
本文引用自「麥若愚的電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