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mmi(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藉由從小就被視為異類的小女生阿桂的眼睛,藉由她對哥哥和爸爸的感情,來看待人生的過盡千帆,而最後轉化成坦然接受自己獨特的成長故事。劇裡面所傳達的感情,不管是愛情,還是相知相惜的感情,或者是親情,甚至是每一個畫面,有著不同層次的溫度,但都有如溫暖的微風,舒服地吹拂著我的心情。即使是最殘忍的背叛,也都回以寬容的溫情擁抱。每個演員都在這部電影中適得其所地有著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稱職地詮釋出每個角色的特性。這是帶我去遠方。
這是傅天余導演第一部長篇劇情電影。曾經得過金鐘獎最佳編劇的她,在這一部電影當中,又再度展現她編劇的功力,更有甚者,還拿起導演筒導起戲來。我個人相當喜歡她的書「業餘生命」,裡面有好幾個句子是直接觸動我心弦的文字,引起我共鳴的,甚至從此成為我的座右銘,如「無感與淡漠是我的生存優勢」。因而在台北電影節手冊當中看到導演堂堂印著傅天余三個字時,儘管劇情簡介不怎麼吸引我,但還是二話不說,隨即將這部電影選為我必看電影之一。
而儘管在劇情的編排掌控上,未給我一氣呵成的圓融感:在後半段,一直給我要完不完的感覺。但對於初執導演筒的導演來說,我對這部電影還是相當喜歡,特別是每個畫面的色彩處理,都讓我覺得很美麗;陳建騏所做的配樂,又彷彿賦予每個鏡頭生命一般,讓它們更具有生命力的美感,一如她在這部電影所要述說的成長。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The Passion of the Postgraduate」
《八卦歡樂吧》電影介紹
電影除了能夠提供一個天馬行空的框架讓觀眾馳騁最瘋狂的想像之外,透過大銀幕,也有許多成功的電影能夠徹底地呈現出比真實生活還更為真實的生命質地,劇中人物透過極為親密的鏡頭凝視,彷彿看電影的觀眾也參與了電影中的一切,在最近的距離旁觀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八卦歡樂吧》就屬於後者,是那種成功表現出極端真實質地的電影。
透過手持鏡頭、自然的採光、常民式的穿著設計、大量的臉部特寫,《八卦歡樂吧》的畫面以親密旁觀者的視角,帶領觀眾一同經歷一場對兩段婚姻造成深重影響的婚外情事件始末。都將步入中年的兩對夫婦,生活都早已是一成不變的例行公事,不願安於現狀的人妻與另一對的人夫剛好看穿對方內心的無奈,猶如天雷勾動地火,兩人開始一段見不得光的不倫戀情。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俞萱(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電影中很少見赤裸描繪遲暮之年的愛戀與情慾,我印象深刻的是巴西導演馬可仕伯恩斯坦(Marcos Bernstein)拍攝的《大街上的白雪公主》(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2004)。
故事敘述六十多歲自稱是「白雪公主」的寡婦,協助警察監視犯罪。有天她發現對街的老男人謀殺他的妻子,但警方因查無證據而不相信她。充滿正義感的「白雪公主」決定以身試險,卻不由自主地愛上嫌疑犯。其實,她真正要面對的,不是案情真相,而是自己的生活困境。
今年台北電影節引進德國新銳導演安卓爵森(Andreas Dresen)的《極樂九重天》(Cloud 9,2008)也跟《大街上的白雪公主》一樣,深刻鋪寫出一段自我追尋的旅程,更細膩地呈現老年人在孤獨、徘徊、動情之間的愛戀追逐,大膽展現了突破道德邊界的澎湃原欲。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轉載至「貓的破爛打穀機」
《蘿拉快跑》電影介紹
《蘿拉快跑》的故事節奏緊湊、情節簡單,蘿拉的男友幫忙跑腿收錢,慌慌張張之際把錢留在捷運,給流浪漢撿走,蘿拉必須在二十分鐘內籌到十萬馬克,否則蘿拉男友就要去搶超市,不然等著黑道大哥槍斃。電話一掛掉,蘿拉開始快跑,到爸爸上班的銀行求救。
這部片有趣在三個結局,當第一輪奔跑結束,GAME OVER後,不甘心的蘿拉開始第二次奔跑,然後再一次GAME OVER,再一次奔跑,直到第三回合,才終於有完美大結局。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lyo(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由有「德國盧貝松」之稱的新銳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編導、配樂,得獎無數的《蘿拉快跑》,不但被譽為德國影史上最棒的電影,也是當年德國最賣座的電影。雖然是1998年的舊片,但拜今年台北電影節以德國為主題之賜,我終於得以在大螢幕觀賞到這部名片,實在是一大收獲。
看這部片精神需要保持在最佳狀態,因為節奏明快、劇情緊湊,許多關鍵畫面一閃而逝,又有三段相類似的劇情出現,不聚精會神地看,很容易就會錯過重要線索。而就算觀看時毫不鬆懈,不到最後一刻,也不會看出這部片的精華所在,因此它可說是後勁無窮、值得深思、應該多看幾遍的好電影。
故事說起來很簡單/單純,頂著一頭鮮豔紅髮的蘿拉,由於一連串偶發事件,沒有照約定接到男友曼尼,以致曼尼把要交給黑道老大的十萬馬克忘在地鐵上,被流浪漢撿走了。如果曼尼沒在十二點前(也就是二十分鐘後)湊到十萬馬克,他不是狗急跳牆去搶超商,就是被黑道老大幹掉。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Dorasinben(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Every dog has his day,Every play leads into its way!
一部真正經典的電影,絕對不會因為時間久遠,而影響了它之所以被稱為「經典」的意義與地位。
距離第一次看電影《蘿拉快跑》,已經記不起是幾年前的事了,印象所及,我只記得蘿拉一直不停的跑,至於劇情演了什麼,我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終於,這次重新再看一次《蘿拉快跑》,我確定:蘿拉總共跑了三次,然後,蘿拉最後沒有死,跟男友開開心心拎著十萬馬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當然,這也可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導演搞不好只是提供了三種可能,但事實上發生的是哪一種結局,who knows?!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開到荼靡花事了(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猶記數年前曾看過北野武所執導並主演的《盲劍俠》(座頭市,2003),當中精彩到令人屏息的武打場面和四濺的鮮血,將北野武的暴力美學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大呼過癮的同時還感到意猶未盡。事實上,這個「座頭市」的故事是改編自子母澤寬(子母澤寛,1892-1968)的隨筆作品,「座頭」指的是江戶時代以彈奏琵琶、三味線和說唱為業的盲人,「市」則為人名。日本的電影界和戲劇界經常以此為主題創作,至今已有37部以上有關「座頭市」的電影問市,其熱門的程度可見一斑。
在眾多的改編作品中,要如何改出新意,而不是一再的炒冷飯,成了創作者所要用心的重點。北野武以一頭金色短髮扮演座頭市,並找來鈴木慶一擔任配樂的工作,加入嘻哈風格的音樂和舞蹈,試圖創造出音樂劇的感覺,為時代劇注入現代的新元素。如此大膽創新座頭市的形象,當時雖然遭到部分人士的非議,但在國際間卻受到極高的評價,同時也是北野武的電影中,票房數一數二的作品之一;這部由日本CG名匠曾利文彥所執導的《盲劍》,更將座頭市傳統的男性形象改為女性。另外,不同於時代劇以「勸善懲惡」的角度切入,導演選擇融入愛情的元素,讓座頭市一直以來的陽剛味多了點柔情和溫情。
電影開始不久,一名男子企圖對阿市(綾瀨遙飾演)性騷擾,隨即只見銀白刀光閃過,男子的手指便被俐落地切除。這時,阿市說:「我不知道會切到什麼,因為我看不見。」如同本文首段所述,阿市為一眼盲女子,理所當然看不見外面的世界。這段話由阿市自己說出來,除了以幽默的方式為動刀傷人的行為辯解,讓人不禁興起一股憐憫之情,更帶有一絲自我嘲諷的意味。眼盲代表著身體殘缺不全,這在古時保守的社會觀念中多少會受到歧視,特別是像阿市這樣隻身在外賣藝流浪的女子,一旦遭到男人的玷污,便只能落得被唾棄的份上。如此由眼睛的「盲」,進而造成內心的「盲」─遇見妓女遭惡人的欺侮,阿市卻不出手相救,僅默默地待在一旁;對於藤平十馬(大澤隆夫飾演)和小太郎(島綾佑飾演)的問話,阿市也擺出一副不愛搭理的樣子。阿市的冷淡和不近人情從何而來?而阿市又為何會孤獨一人?更重要的是,阿市所尋覓的另一名盲劍客又是誰?種種疑問隨著劇情的展開,逐漸在觀眾的心中發酵,令人對往後的發展感到興味盎然。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Dorasinben(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這絕對是一部精彩度及完成度百分百的日本座頭市電影!
然後,恭喜綾瀨遙正式榮登我心目中私心喜愛的日本女演員之一,電影《盲劍》也擠入我個人目前為止的年度電影十大行列中。
「座頭」指的是日本僧侶的一種階級,「市」是人名,所以「座頭市」指的是日本鄉野奇聞傳說裡,一個著名的盲劍客。據說,日本至今總共出現了37部以「座頭市」為主題的相關電影,但我連一部都沒看過,更吊詭的是,不看則己,一看之下的版本,有別於以往「座頭市」通常都以男性為主角的設定,在電影《盲劍》裡,變成由綾瀨遙主演的盲女劍客!而電影的日文片名《Ichi》,指的便是綾瀨遙在戲裡的名字:市!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Horace(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這部片的第一幕就讓我笑了。
讓我們先來呼口號:顛覆有理,惡搞無罪!智障的經典,紀錄片極致威力的展現!生猛有力,Bravo!!!
這是一部拍來挖苦WTO的片子,主角架了一個gatt.org的網站,GATT?!沒錯,就是WTO的前身,因此有些想要找WTO的人們或單位,真的會誤以為gatt.org真的是WTO的官方網站,因此真的會有人寫信給他們,詢問各種怪問題,或是邀請他們參加電視節目的討論、到某演討會列席演講之類的。他們就是THE YES MEN!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Dorasinben(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If you don’t,who will?」
這種「惡搞天下,捨我其誰的雄心壯志」,正是Yes Men這個「自動自發非營利好孩子組織」最主要的信念,和一路以來的中心思想。其實知道Yes Men這個組織,早在去年北美館雙年展裡的展出,就讓我對Yes Men這個團隊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沒想到,他們拍了所謂的紀錄片,而且還拍了二部!生活在台北,對於喜歡藝文活動的人來說,真的是天堂和夢幻樂園,我很開心,今天看了「The Yes Men」,也很榮幸能夠在映後出了戲院在大廳裡和Mike合照,又拿到了簽名,還閒哈拉了好幾句話。老實說,《The Yes Men》短短83分鐘的時程裡,我完全充份地享受其中,看完還覺得片長太短,意猶未盡!旁觀這二個高學歷,一個在設計公司上班,一個在大學當教授的二位大頑童,貢獻一己之力,看似惡搞、實則勸世的為這個世界盡一份心力!這樣的惡搞行動,絕對需要膽識與魄力,同時更需要悲天憫人的心態與道德勇氣!
美國知名紀錄片導演Michael Moore也在片中接受訪談,他諷刺地闡述了美國這個噁心的資本主義國家,利用WTO組織的漏洞,剝削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力,也奪去了大部份的商業利益,結果,富者更富,窮者永遠脫離不了貧窮!美國華爾街的市儈營業員坐擁高薪去杜拜住六星級飯店,非洲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是與美國僅有一線之隔的鄰國墨西哥兒童,永遠吃不飽,睡不好。基於想要推翻如此不公不義現況的念頭,由Mike Bonanno和Andy Bichlbaum組成的團體「Yes Men」金剛合體後出動了,他們左批大型跨國速食連鎖企業,右打無能蹣頇政府,還狠狠地修理了WTO!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