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黃奕瀠、張鐵志/專題報導】

(本文轉載自2009/08/30旺報

 

         兩岸電影從去年起,開始迅速的交流,第一屆兩岸電影展也同時在兩岸幾個城市舉辦。兩岸電影密切交流是反應政治氣氛的改變,還是有更深遠的產業意義?電影是一個社會文化的展現,所以兩岸可以透過電影深化對彼此的認識。然而,一如過去二十年來的台灣經濟,中國不斷擴大的電影市場如今被許多人(包括政府)視為是台灣電影產業的重要出路。真的是這樣嗎?兩岸電影的直航對台灣到底是利還是弊?

 

         「時候到了!」新任金馬獎主席侯孝賢在第一屆兩岸電影展的台北座談會中這麼說,因為政治氣氛改變,此刻是兩岸交流的時機。

 

 

 

 

         「距離短了。」突破中國電影票房記錄的大陸導演馮小剛笑說從上海來台灣的時間,比上海到北京還短,也認為兩岸電影交流不再有這麼大的阻隔。

 

         兩位導演都點出了兩岸關係改變,將會為電影產業帶來的影響。於是,「建立華語電影直航新航路」也成為今年兩岸電影交流的口號。不論是台灣的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或是中國電影基金會,莫不趁此兩岸的春天,加速兩岸電影交流,甚至拓展兩岸電影市場。

 

         問題是,這個直航的路有這麼順利嗎?

     

.龐大的中國電影市場

       2008年全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創紀錄高達42.15億元。根據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的資料統計,2008年中國電影票房比2007年增長8.88億元,首次躋身全球電影市場前10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產影片票房貢獻達到25.63億元,再度壓倒外來片,占總票房收入的60%以上,其中以《赤壁(上)》破3億票房獨佔鰲頭。而今年初馮小剛以《非誠勿擾》再下一城,同樣奪得破3億驚人票房數字。除了《非誠勿擾》,陸川的《南京!南京!》與寧浩的《瘋狂的賽車》票房也都破億。此外,中國電影院過去三年間迅速增加,今年目前已經增加260家,到年底總共會有五千家。一般相信,五年之內,票房收益會達到一百億人民幣

 

         中國電影產業基本上並不太需要台灣市場。相反的,在中國電影市場影響日漸擴大的今天,應該思考的是如侯孝賢所問:「台灣電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或者「立在什麼樣的位置?」

 

         在今年六月一場座談會上,侯孝賢與來台參加第一屆兩岸電影節的馮小剛都認為,這次舉辦兩岸電影節最大的意義,就是希望促進兩岸電影合作交流,無論是合拍或是爭取開放台灣電影在大陸上映的配額,為台灣電影找到好的市場與機會。

 

         台灣電影多年來流於叫好不叫座的疲軟,因前年的 《練習曲》而暖和了市場,去年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更是引爆票房,以五億三千萬元的記錄創下台灣電影史記錄,奪得華語電影票房之冠。間接帶起了後續幾部台灣電影的票房,如《囧男孩》與《九降風》。今年 《不能沒有你》與《爸你好嗎》感動了許多人。接下來的《一席之地》等電影也值得矚目。

 

         然而,台灣電影的結構性問題並沒有減少。侯孝賢表示,台灣電影曾經很風光,但電影工業環境卻沒有跟著進步,加上後來片商宰制電影口味,台灣市場又小,台灣電影從此沒落,一直到最近幾年才又漸漸看到一些新秀導演有出色的作品,但這是否意味台灣電影再起,恐怕還有疑問。

 

         侯孝賢認為,中國有電影專屬的第六頻道,可以磨練培養許多新導演,每年提供經費給年輕導演製作一百部電影,十年下來,有上千部的成績。但台灣只是靠輔導金培養人才,實在是杯水車薪。陳國富過去曾批評輔導金制度,但他也坦承因為輔導金,去年台灣電影才有這等風光,況且輔導金也已歷經了逐步的檢討和修正。

 

         馮小剛承認,大陸這幾年的電影發展確實很蓬勃,市場漸漸擴大,也越來越多元。發展蓬勃的原因之一是,大批興建的新影城已經取代過去陳舊的電影院,讓看電影再次成為時尚的事情,同時也因為大陸導演拍片種類越來越多元,有如賈樟柯、王小帥這類以進軍國際影展為主的導演,也有如寧浩能拍好看商業片的導演。加上來自港台的電影工作者與演員的刺激,讓電影越來越有趣。

 

         但馮小剛仍批評中國電影尚未有個完整的系統,還不足稱為完善的產業。大多民間電影公司多專職於製片,卻缺乏道具庫、技術等可以形成產業鏈的公司,讓電影工業不成規模。

 

.如何分一杯羹

        面對中國正在崛起的龐大市場,台灣電影業當然想分一杯羹。

 

         長期扶植台灣電影的中華民國電影基金會四月重新改選,由朱延平擔任董事長,積極推動兩岸電影合作。此外,今年也成立了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由資深導演李行擔任主委,推動兩岸電影交流。李行表示,「兩岸電影展是為了讓兩岸觀眾認識彼此的電影文化,為華語電影開拓廣大的電影市場。」

 

         針對台灣電影的困境,馮小剛建議台灣電影創作者分享大陸電影業突飛猛進的市場成果,合作拍片是個辦法,進可分享較大的市場,退可拍獨立製片。目前,香港導演幾乎都在北京設立工作室。馮小剛說,現在北京習慣討論某某公司今年拍了什麼戲,但不刻意強調它是台灣電影或香港電影;預計未來華語地區會出現幾家大公司,彼此互相參股、互相佔有市場。

 

         問題是,這樣的熱潮是不是過度樂觀?今年兩岸電影節,朱延平、侯孝賢等導演前往大陸,並帶回來台灣電影界進軍中國的三大利多,但背後幾乎都另有玄機。

 

         一、大陸承諾開放台灣人可以自己蓋戲院,不用合資。但是,目前所談的戲院是只能放映大陸片,不能放映合拍片。因此利潤當然很低。

 

      二、台灣人可以成立發行公司。但是可以發行什麼還不清楚。

 

      三、台灣電影不用算在中國每年五十部進口片的配額中。但是,目前只有兩家發行公司可以買台灣影片:中影和華夏。所以容易被殺價。

 

         至於兩岸電影合拍更被視為是為來台灣電影資金的重要來源,但是種種限制也很難讓人樂觀。

 

         最大的問題還是台灣電影的出路是否真的在中國大陸。今年將代表台灣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不能沒有你」的導演戴立忍認為,政府最重要的是保護國內產業,像當年李國鼎那樣扶植國內產業。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出台灣電影觀眾,即使先拍A片都沒關係。就好像要先有百老匯,才會有外百老匯的實驗劇場。但是中國的市場與資金當然是可以戰略性的運用。

 

         資深影評人、現任兩岸電影交流基金會委員焦雄屏也表示,台灣電影日益邊緣化,因此必須先加強台灣電影產業政策。

 

.強化台灣電影產業

         焦雄屏在國際上行銷華語電影不遺餘力,近幾年來,更引進、監製許多大陸電影,甚至兩岸合作的電影,積極推動兩岸電影交流。多年兩岸奔走的經驗,他認為,台灣電影雖然邊緣化,卻仍保有優勢。因為香港和中國電影互相傾斜嚴重,中國電影原有的人文內涵、歷史層次,快被香港電影工作者摧毀,而香港觀眾也對中國電影不適應並多所批評。然而,台灣電影工作者剛好可以媒合這之中的差距:「台灣電影創作者有大陸和香港沒有的人文內涵,在節奏較慢的大陸電影與娛樂效果強的香港電影之間,可以補足兩方的差異。」

 

         今年台北電影節策展人游惠貞也以今年參加台北電影節的香港電影《證人》和《機動部隊同袍》為例,表示像這樣香港本土的電影,已經不會在台灣上映,但這兩部電影都可證明香港類型電影發展的成熟。「香港電影發展得很成熟,特別是警匪片與幫派片,連好萊塢都要來學習。」游惠貞表示,但因為中國大陸電影吸磁效應明顯,香港本土電影日趨減少,快要消失。他因此提醒,台灣電影需要找出自己的方向,守住自己的電影產業,這是台灣電影人重要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