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題城市.jpg

文∕彤雅立

 

         今年台北電影節柏林城市主題,「典藏柏林」(Vintage Berlin)單元19部片,用電影將柏林城市地景與歷史遊走了一遍。「摩登德國」(Modern Germany)單元15部片,則擴及當代德國重要導演及其代表作品。其中最老的一部是1929年的默片《星期天的約會》(People on Sunday),今年剛滿80歲,一反當時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工業的室內搭景,這部德國影史首部獨立製片穿梭在柏林市區與郊外,業餘人士加上非職業演員,西奧德梅克兄弟(Siodmak Brothers)與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就此寫下他們在世界電影史的第一頁。

 

         德國電影最興盛的兩個時期,分別是1920年代威瑪共和(Weimar Republic, 1919-1933)與1970年代德國新電影。威瑪時期政治詭譎、執政黨接連替換,藝術卻多姿多采。當時柏林不是首都,卻是最重要的文化重鎮,烏發(UFA)製片廠設立於此,所有威瑪時期電影經典包括《穿制服的女孩》(Girls in Uniform, 1931)皆由烏發出品。《穿制服的女孩》的出現,呼應了1920年代的女性運動,演職員全為女性,內容與製作都發出反對當時主流的聲音。女主角赫爾塔.提勒(Hertha Thiele, 1908-1984)是威瑪時期的閃亮新星,拍完《穿制服的女孩》之後接拍《世界屬於誰》(Kuhle Wampe: To Whom does the World Belong?)。在電影中,赫爾塔提勒的造型是典型1920年代德國「新女性」(Neue Frau / New Woman),俏麗超短髮,合身的襯衫裙子配上高跟鞋,並且有份工作。工業化的社會讓女性也發起獨立自主的意識。《世界屬於誰》(1932)是德國二次戰前唯一一部共產主義電影,劇本由史拉坦杜多(Slatan Dudow, 1903-1963)與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d Brecht, 1898-1956)合寫,描寫柏林工人家庭的悲慘故事,呼應工人運動,後被視為德國無產階級電影經典,當然在納粹時期也就成了頭號禁片。

 

       1940年代的電影幾乎為政治宣傳片,烏發製片廠也被收編。電影大師海爾默考特納(Helmut Käutner, 1908-1980)的《橋下戀曲》(Under the Bridges, 1944)在戰爭中奇蹟似的完成,與攝影師饒富心機地在柏林市郊炸彈日夜襲擊之間拍片,內容與製作都是戰時電影的奇蹟。二次戰後的重要導演沃夫岡史塔特(Wolfgang Staudte, 1906-1984),其代表作《兇手就在你身邊》由後來在美國紅極一時的海蒂嘉德納福(Hildegard Knef, 1925-2002)主演,全片在柏林廢墟中拍攝,是戰後第一部東德電影,省思戰爭罪行,也成為德國廢墟電影(Trümmerfilm / Rubble film)代表。

 

         戰爭省思是晚近德國電影不勝枚舉的題材,許多電影對於台灣觀眾並不陌生,電影節選映赫克.桑德爾(Helke Sander, 1937-)《解放者得自由》(上、下)(Liberators Take Liberties, 1991&1992)、馬克斯法貝爾布克(Max Färberböck, 1950-)的《艾美與亞歌》(Aimée And Jaguar, 1999),賀瑪桑德斯-布拉姆斯(Helma Sanders-Brahms, 1940-)《德國,蒼白的母親》(Germany, Pale Mother, 1979)。柏林在德國歷史中始終是個焦點,許多重要事件在此發生。《解放者得自由》揭露1945年十萬柏林婦女慘遭俄軍強暴的事實,這段噤聲的歷史由赫克.桑德爾長達八年不斷蒐集資料、與被攝者近身訪談始拍成,第一部訪問受暴婦女與當時的軍官同僚,第二部訪問戰爭受暴婦女所生下的孩子們及其家人。這段過往到今天都還亟待歷史學家研究,最近在德國終於出版了相關專書,許多未被平反的事情,終有一天要受到公評。《艾美與亞歌》陳述的則是一段真實歷史與文學改編,1943年德國軍官之妻莉莉伍思特(Lilly Wust, 1913-2006)與猶太地下反對者菲利思(Felice Schragenheim, 1922-1944)的愛情故事。這段故事由最後存活下來、老邁的莉莉伍思特講給住在柏林的猶太裔奧地利女作家艾瑞卡費(Erica Fischer)聽,寫成小說《艾美與亞歌》(Aimée & Jaguar: Eine Liebesgeschichte, Berlin 1943),1996年出版,1999年便由馬克斯法貝爾布克拍成電影。關於納粹時代的同性戀,在今年焦點導演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2000年的作品《一七五紀事》(Paragraph 175)有非常重要的紀錄。

 

         戰後一代生出了左派青年,德國新電影的政治取向如《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 1978)、《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 1979)可以看見左傾的西柏林。有趣的是東柏林在1968年世界學運正盛時,推出東德歌舞片《熱舞夏日》(Hot Summer),渾然不覺世界政治之沸騰!在1970年代恐怖主義瀰漫西德之前,生於柏林的赫克.桑德爾(Helke Sander, 1937-)可說是引領德國女性主義電影風潮的重要推手。當時她組成女性解放行動組織,積極參與左派運動,在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Socialist Students Association, SDS)的學生代表大會中發表演說,批判當時男性導向的社會,激辯學運體制中的男女不平等。會議中,惱怒的學生將三顆「紅蕃茄」擲向學生會主席的臉上,此行動被視為德國新女性主義運動的濫觴。赫克.桑德爾的行動力或許與她的個人生命經驗相關,早年她曾長居芬蘭,1965年,28歲的赫克.桑德爾結束婚姻,帶著兒子回到柏林,隔年獲選進入當時剛創立的柏林影視學院(dffb),成為第一屆學生。這所名校後來相繼出了多位名導如沃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 1954-)以及晚近德國電影柏林學派(Berlin School filmmakers)代表人物克里斯汀培周(Christian Petzold, 1960-)。只是當時,在女權運動之勢尚未風起雲湧的時候,赫克桑德爾是柏林影視學院第一屆招生850名申請者中錄取的3位女性之一,該屆共有32位男性錄取。「紅蕃茄」效應帶動了六八學運女權運動的發展,也為女性電影開出了一條路。後來柏林第一屆女性影展便由赫克.桑德爾與Claudia von Aleman共同創辦,歐洲第一份女性主義電影雜誌《女性與電影》(Frauen und Film)也在1973年經由赫克.桑德爾之手催生。而她的代表作《女攝影師,圍牆以西》(The All-Round Reduced Personality, 1977),便是一部理解六八學運時期女性處境的重要作品。

本文引用自破報復刊第5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