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陽光》My Only Sunshine

文∕素樸勛(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與台北電影節同展電影比較,戴立忍《不能沒有你》、Reha Erdem《我的陽光》都是講述著港口發聲的故事。在伊斯坦堡/高雄某港口的岸邊小屋成長的 Hayat /妹仔,面對家庭的不夠完整,她們的教養與經驗都處在一個岌岌可危的邊緣,作為一個漁夫/輪船工的小孩,她僅有父親走在危險邊緣扶養她,她們都熟練的處理捕來的魚,家中女主人,同時都缺席而轉而依附在另一造社經地位較高的男性身上。

 

         土耳其電影《我的陽光》充滿了低鳴的女孩哼哼聲,還有劃破天際的飛機畫外音,低鳴讓人煩躁又諷刺。提及伊斯蘭的文明,以及對於性的壓抑,造就了這環境下的女性自覺的尷尬窘境,漠然對待一切事物的Hayat 總是藉由低鳴來排解自己,而總是沉默的她,也許將會知道,她父親與其他男人的祕密,以及跌跌撞撞之後,將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性自覺通常讓筆者提心吊膽,尤其是在青少年議題,通常基於道德觀點會希望電影中女主角不要受到那麼多的煎熬以及危難,但是生命的必經之路,通常都是導演們必須要傳達出的成長焦慮。這些焦慮既寫實,又讓人扼腕,殘酷的劇情,難道不是諸多社會中的冰山一角,這些我們不忍卒睹的,也是正在發生的。

 

         片中隱晦的提及諸多後現代議題(同志、賣淫、強暴、教育、伊斯蘭文明),而淺淺帶過,卻也透露出Hayat 的無奈。其中伊斯蘭對「處女」的保守看法雖不是本片重點,但其深深影響了該社會男子對於女子的幻想及思維。女孩 Hayat 的性自覺以及不設防的青春階段,導演用一個更衣片段,就把觀影者帶到了這個「教養的焦慮」上面,缺乏「母性」教養而由父親扶養的Hayat,最終仍然無法避免的,為其母親教養的缺席付出了代價,在悲劇可以繼續發展下去之前,故事並不停留悲哀的賣弄,而是告知堅強,在那之後Hayat 而為此也變得更為強壯。

 

         無盡的停泊,然後等待父親歸來。父親的性向以及事業,還有改嫁的母親,都並不單純,但是作為一個唯一的親人,如果不把好色貪婪的爺爺算入的話,也只有父親了。但是與外國人做交易的父親,並沒有辦法在禮教上或是女孩性別覺醒教育上有任何幫助,如同小船一樣飄泊,一樣不確定。

 

         迷戀足球的國家,大多男性畫著臉譜,聚在一起跳上船去看足球賽,這個陽性的空間,陽性的符號與集體認同的歡樂、唱歌,對比出陰性氣質的孤單、獨立的在岸邊點胭脂,在孤單的沙發上看著言情電視。

 

         男孩總是在港邊的迷霧中出現,男人們的好奇眼神,透漏對女體的渴望,而作為動機不明的「掠食者」的姿態,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情挑,甚至對女孩高唱以帶有濃濃中東味的阿拉伯情歌。這個基於迷霧的懸念,最終被女孩自己證實,那才是她唯一確認的。 在這裡她才真正的開懷大笑,航向自己的方向,以往,Hayat 總是坐著小船上學,面對爺爺的碎嘴、改嫁的母親、學校裡總是欺負人的同學,最後,她丟棄討人厭的怪聲娃娃、美麗姊姊送的便宜口紅,裝扮起一臉足球鬼的模樣,喜孜孜的航向海的中央。

 

本文轉載至「白木電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