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最新公告

★★2009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圓滿落幕!精彩畫面請到相簿瞧一瞧 !(點這邊)★★

 

部落格文章繁多,請各位 善用左側「文章搜尋」功能, 找到您想閱讀的文章!★

 

★★台北電影節的相關新聞、資訊或觀點等文字,皆以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及部落格作為主要露出平台,如有其他網站或私人空間等出現與台北電影節相關之不當言論,屬於個人言論,並不代表主辦單位之立場,特此告知!★★

         鄭有傑最新執導電影《陽陽》被選為台北電影節開幕電影,果然不負眾望搶下首賣冠軍寶座,兩場放映不但全數賣光光,更是今年台北電影節第一個票數賣光的參展電影。《陽陽》自今年入圍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後,不免引起外界好奇,究竟鄭有傑在沉澱兩三年後,會交出什麼樣的作品?在今天,電影公司發布第一支前導預告,當中30秒的畫面由張榕容一人獨自在清晨時刻的木柵河堤奔跑,無對白、無配樂,僅有著張榕容呼吸聲音配合著步伐。這支預告更是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到底陽陽為誰而跑?

 

         《陽陽》開拍以來,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也都陪著劇中演員一起練跑,在田徑隊練習的場景要跑、比賽的場景也要跑。正式拍攝時要跑、測試排演時也要跑。演員跑,要拍近身特寫的攝影師及一班工作人員也得扛著器材跟著跑,而且不論天候如何仍拼命跑。最辛苦的莫過於拍攝這段最具有象徵性、陽陽一人獨自跑步的鏡頭。為了捕捉清晨微光,一群人自前夜就開始佈置場景,試拍時,導演親自依預計路線跑了兩趟。凌晨四、五點左右正式開拍,整段路程近一公里,一鏡到底不能停,張榕容說,「那時候什麼都沒有想,就是想著我要跑完」。同樣鏡頭第二次拍攝時,「其實很累很累,凌晨跑步真的很累,但是就覺得,我死也要跑完它!」充份展現過人毅力。

 

         《陽陽》劇情描述從小到大,中法混血兒陽陽老被問起這個問題:「所以你會講法文囉?」。她習慣微笑以對,但笑容總有點尷尬──她從未見過法籍生父,一句法文也不會講。母親再嫁組成的新家庭沒能填補缺憾,生命中的短暫激情也無法治療孤獨,一切對愛的追尋終歸徒然…然後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陽陽離開了她所摯愛的一切。九個月後,一個人的她踏入演藝圈,混血兒外表現在成了賣點,她必須時時扮演自小排斥的「法國人」角色…在種種的衝突掙扎裡,陽陽將如何面對自己親情、友情、愛情的傷痛?《陽陽》將於87全台上映,更多最新消息請鎖定官方部落格查詢。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智(電影部落客)

 

         相較堆砌訪談、堆砌立場,讓人疲勞轟炸;抑或圍繞議題、圍繞事件,讓人難以招架的紀錄片來說,墨西哥導演艾格尼歐波高斯基(Eugenio Polgovsky)的《命運繼承人》(The Inheritors),將帶給觀眾截然不同的觀影體驗,更可算是紀錄片的「反璞歸真」之作:揚棄紀錄片一貫愛用的旁白、字卡、資訊,反靠細緻畫面來述說故事。切片般的真實影像令人震撼,並將背後延伸出來的批判留給觀眾反芻,因此更將這個故事給說得有聲有色。

 

         全片聚焦全球化下的貧富不均,栩栩如生展現墨西哥郊區貧困孩童們的生活,並真切描繪他們樂天知命的態度。這些孩童日復一日做著勞動,一方面繼承老組先的生存工具與技術,另方面卻又陷在貧窮的循環當中無路可出。對他們來說,這些勞動需要耗費極大體力,卻又無法改變他們的未來,不過他們依舊笑容滿面,持續地勞動,再勞動…。導演透過本片,無疑對這些刻苦耐勞的孩童致上深深敬意,並用一種「樂觀」角度去作影片拍攝,而讓「命運」這個主題反而不顯得那樣沉重。

 

         本片社會意義十分可觀,觀賞價值亦同樣寶貴,可以發現它的拍攝手法非常細緻,彷彿蒙上一層劇情片的氛圍,看著看著,有時候真不敢相信它竟是一部紀錄片!本片拿到墨西哥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等殊榮,可謂是實至名歸。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命運繼承人》The Inheritors 

文∕Anderson(影評人)

 

     《命運繼承人》捕捉的是墨西哥鄉間,一群年齡尚幼的孩子,便已經負擔起家計勞動。這部紀錄片紀錄了這些孩子們如何在困難貧困的生活中掙扎求存,人們通常而理所當然的日常,對他們來說,卻是如何遙遠而需要爭取或維持才能擁有的珍貴。

 

     這些孩子有的在田間、林地、牧場工作,有的在編織、扛磚頭、照顧弟妹、打水或種植農作。他們從長輩那裡傳承到討生存的技能,揮舞著與他們稚嫩的表情與矮小身軀格格不入的勞作傢伙,這些孩子度過一天又一天,這是他們的童年,也將是他們的成年,他們的一生。而電影片名的「繼承人」,或者並非某種家族工藝的傳承者,而是一種貧窮潦拓、離開不了整片灰敗大地的命運。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af.jpg 

Monika Dittrich(德國之聲記者)

 

(智編按:《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為本屆電影節「典藏柏林」單元影片之一,深具濃厚時代意義。為讓各位更加了解「德國之秋」這段歷史始末,於是找來本篇介紹文章。)

 

         德國人至今提起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派還心有餘悸。在28年的武裝鬥爭中,他們共謀殺了34人。特別給人留下記憶的是1977951019日綁架及殺害雇主聯合會主席施賴爾的44天。這段歷史被稱做「德國之秋」。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麥收》Wheat Harvest 

文∕張獻民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本文已徵得作者同意轉載)

 

         此文圍繞有關《麥收》的爭論。

 

         這是一個言論ZIYOU的問題。有幾點理由:首先我是個觀看者,一個成年觀看者不希望由別人來限定哪些他可以看、哪些不能看。不管這個做出規定的人是以個人的名義還是集體的名義,不管他以公德還是以個人良心為出發點。不管它是政府機構還是非政府機構。我不希望別人規定我的觀看範圍,也反對對其他任何成年人規定觀看範圍。

 

         任何機構或個人阻止任何作品放映的做法,於今並非首件,以後也還會出現,我均會反對。在雲南我當面對試圖做出這一努力的人說了,我也反對部分機構在香港現場的做法。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17_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_02.jpg 

         台北電影節正式宣佈,《沒問題俠客》麥克.波南諾(Mike Bonanno)將在本月底訪台,台灣的黑心企業、政客可要小心了,他們下一個要惡整的對象,可能就是你!

 

         在今年柏林影展中,《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的放映會場場爆滿,不絕於耳的笑聲預言了影片的成功,果不其然,最後《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從21,000名觀眾選票中脫穎而出,勇奪觀眾票選最佳影片(Panorama Audience Award)。《沒問題俠客》雙人組麥克與安迪也特地穿著電影中的「萬能活命球」到場與觀眾對談,轟動全場、High到最高點。經過台北電影節與電影發行公司,長達數月的溝通協調,《沒問題俠客》中的麥克終於點頭答應暫時放下他手邊的「修理世界任務」,在本月底帶著他們的「萬能活命球」訪台,屆時會帶給台灣觀眾哪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大家都充滿期待。

 

         《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由麥克.波南諾與安迪.畢裘邦(Andy Bichlbaum)兩位以政治與全球化議題為主要訴求的行動藝術家自導自演,他們化身為「沒問題俠客」,策劃了一件又一件令人莞爾的誇張偽裝行動。他倆左批跨國大型企業,右打無能政府,不僅公然調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自由經濟理論,甚至連知名媒體都難逃被俠客惡整的命運。他們最出名的任務是成功假扮跨國化學公司發言人,接受BBC電視台專訪,在全球三億觀眾收看的直播新聞裡發表錯誤言論,讓這家以霸道貪婪著稱的公司,股價在一日內狂跌20億美金,損失慘重。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門町遇見愛」為西門町電影公共藝術展覽,帶領大朋友小朋友重溫經典老國片的愛情文藝海報及電影配樂。將於6/22()-7/12()於電影主題公園盛大展開。

 

展覽分成:

電影主題公園D 愛情文藝電影主題館(周一至周日13:00~19:00 / 周六延至21:00

電影主題公園戶外 現代愛情塗鴉立體戶外裝置(全天開放)

 

由於6/24(三)舉辦「西門町遇見愛」記者會,<愛情文藝在台北電影主題館將於下午4點起開放參觀,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家獨家超獨家!

遠在法國坎城的李安,超溫馨捎來一段祝福簡語,

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台北電影節,也邀請大家來觀賞超好看的《陽陽》

李安導演的新片《胡士托風波》,於坎城播映也廣受好評,

到時候台灣上映,請大家務必進戲院共襄盛舉!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越「典藏柏林」之後,來到了「摩登德國」,

全面放送多位德國新銳導演的早期與最新之作,

包含沃夫岡貝克、安卓爵森、湯姆提克威等人,

趕緊來觀賞電影節精心製作的單元片花吧!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ae.jpg

文∕小智(電影部落客)

 

         《再見烏托邦》(Night of an Era)講述中國搖滾樂從輝煌到沒落的過程,可謂一段「失去」的難過現實,更像是一場探討音樂的集體記憶。導演盛志民(Zhi Min Sheng)於受訪時表示:「這並非一部探討搖滾的影片,而是一部講述改革開放三十年代價的影片。」

 

         確實,導演把當年搖滾樂的繁盛,比作理想主義式的「烏托邦」,卻因資本主義的侵襲、唱片市場的質變、MP3及盜版的猖獗,讓這些曾擁抱理想的音樂人,被迫去面對市場及社會的現實。在這之後,有人努力要走出逆境,有人勇於面對自己的精神問題,同時也有人用不一樣的方式,來面對自己的音樂人生。

 

         早年混過搖滾圈的盛志民,以一種私人的角度,去紀錄他每位好友,其中包括崔健、何勇、張楚、竇唯等人,除了音樂人以外,同時也有唱片人及媒體人。一方面透過訪談形式,對中國搖滾樂作出一番探究,並緩緩道出每個人的看法及記憶;另方面也透過影像,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與音樂活動當中。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