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最新公告

★★2009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圓滿落幕!精彩畫面請到相簿瞧一瞧 !(點這邊)★★

 

部落格文章繁多,請各位 善用左側「文章搜尋」功能, 找到您想閱讀的文章!★

 

★★台北電影節的相關新聞、資訊或觀點等文字,皆以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及部落格作為主要露出平台,如有其他網站或私人空間等出現與台北電影節相關之不當言論,屬於個人言論,並不代表主辦單位之立場,特此告知!★★

目前分類:典藏柏林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主題城市.jpg

文∕彤雅立

 

         今年台北電影節柏林城市主題,「典藏柏林」(Vintage Berlin)單元19部片,用電影將柏林城市地景與歷史遊走了一遍。「摩登德國」(Modern Germany)單元15部片,則擴及當代德國重要導演及其代表作品。其中最老的一部是1929年的默片《星期天的約會》(People on Sunday),今年剛滿80歲,一反當時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工業的室內搭景,這部德國影史首部獨立製片穿梭在柏林市區與郊外,業餘人士加上非職業演員,西奧德梅克兄弟(Siodmak Brothers)與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就此寫下他們在世界電影史的第一頁。

 

         德國電影最興盛的兩個時期,分別是1920年代威瑪共和(Weimar Republic, 1919-1933)與1970年代德國新電影。威瑪時期政治詭譎、執政黨接連替換,藝術卻多姿多采。當時柏林不是首都,卻是最重要的文化重鎮,烏發(UFA)製片廠設立於此,所有威瑪時期電影經典包括《穿制服的女孩》(Girls in Uniform, 1931)皆由烏發出品。《穿制服的女孩》的出現,呼應了1920年代的女性運動,演職員全為女性,內容與製作都發出反對當時主流的聲音。女主角赫爾塔.提勒(Hertha Thiele, 1908-1984)是威瑪時期的閃亮新星,拍完《穿制服的女孩》之後接拍《世界屬於誰》(Kuhle Wampe: To Whom does the World Belong?)。在電影中,赫爾塔提勒的造型是典型1920年代德國「新女性」(Neue Frau / New Woman),俏麗超短髮,合身的襯衫裙子配上高跟鞋,並且有份工作。工業化的社會讓女性也發起獨立自主的意識。《世界屬於誰》(1932)是德國二次戰前唯一一部共產主義電影,劇本由史拉坦杜多(Slatan Dudow, 1903-1963)與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d Brecht, 1898-1956)合寫,描寫柏林工人家庭的悲慘故事,呼應工人運動,後被視為德國無產階級電影經典,當然在納粹時期也就成了頭號禁片。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ttg.jpg

文∕彤雅立(智編推薦

 

         一九七七「德國之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要了解柏林與德國歷史,這一段確實不容錯過。二次戰後的納粹父母,養出了左傾思想的下一代。這個世界越是極端,就會衍生出另一股極端的反對力量。六八學運是這樣來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青年們認為必須剷除納粹極右派勢力方可改善世界。1959年越戰爆發,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國如火如荼,受到全球政治氛圍的影響,反越戰、反殖民主義、反對舊思想、組公社、實踐另一種全然開放的生活態度,嘻皮流行文化也於焉興起。法國巴黎與德國柏林,是歐陸六八學運兩個極為重要的發源地,這段歷史無不與後來崛起的德國新電影、法國電影浪潮有關,也深深影響當時的青年導演,使他們帶著滿腔熱血的左翼思維拍電影。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iff01.jpg 

皓鈞、王玉燕(本文轉載至放映週報

六月的城市,總交替著溽暑的晴烈與暴雨,但今年的台北天空,卻灑下了來自歐陸的柏林光影。

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將於六月下旬登場,今年的城市主題是柏林,如往年般以時序邏輯演繹電影文化的遞嬗,一方面回顧經典電影的誕生,並引介當代的新銳浪潮。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EDCHEN_IN_UNI_31_03.jpg

之翼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在黑白剪影中,一群穿著制服的女孩魚貫走入學校中。德國電影《穿制服的女孩》,以豐富的鏡頭語言暗示了一個思想與舉止都飽受壓抑與箝制的時代。將迴廊與廊柱陰影作為畫面景框(framing),一列女學生的身影更形包圍壓抑;不時以非寫實的鳥瞰鏡頭(bird’s eyes view)捕捉女學生奔跑的身影,則加重了渺小無助的氛圍。不過,另一方面,導演大量使用特寫(close-up)、甚至是極特寫(extreme close-up)捕捉角色細膩的表情變化,以鏡頭語言流露出對他們內心柔細感情之關注。導演的意識形態在鏡頭語言的純熟運用中,得以顯而易見地表露而出。

 

         而關於呈現普魯士時代之思想箝制的角度,導演揚棄了軍國主義的窠臼與男性視野之掌控,反以一所天主教女性寄宿學校做為背景(setting),此觀點揀擇令觀眾備感清新。瀰漫於普魯士時代之軍國主義,只以「瑪努艾拉為軍人女兒」之角色設定一筆輕輕帶過。不過,事實上,這項設定讓《穿制服的女孩》所呈現的思想箝制制度之層次變得更為豐富。我將我所繪的層次圖呈現如下: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a10a7bc44c29.jpg 

文∕Bearslife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穿制服的女孩》作為德國影史上第一部商業放映電影、女同志電影的開山始祖,確實在上映的三零年代初期社會投下了震撼彈,這部劇本從此成為女同志電影的範本,19582006年再被改編重拍兩次,影史地位可見一斑。然而因時代不同,這部電影對現代影迷而言其同志色彩相當隱晦,片中慈祥又美麗的女老師馮班堡,與純真又惹憐的失親女學生瑪努艾拉之間慈輝之愛,面對嚴苛無情的硬頸校長權勢壓迫,實在難以忍心舉道德大旗給予攻奸,我想這也算是導演感化世俗眼光的智慧與技巧吧!若我們也能體會那個時代的氛圍,便能了解這部電影的經典成就更甚百無禁忌的現代同志電影。

         相對於同性師生的畸戀,這部電影實則對普魯士時代軍國主義教育有相當強烈的批判。電影開場以陽剛的英雄雕像、堅實的古堡建築影像堆疊,帶進場景卻是一個名為瑪努艾拉的小女孩,母親過世後被阿姨送來這裡,正和教職員商討瑪努艾拉的入學事宜,此刻我們才明白,這營衙般的建築竟是一所軍事管理的女子學校。在整個國家皆為行伍的普魯士,軍隊雄性與女人雌性在此畫上了等號,女學生的心智也如士兵般戴以鎧甲,被教育成為國權巨靈中的一份子,忠誠的服務國家貢獻君王,凡事須遵守嚴格的紀律,校長與教員皆以教育「軍人的母親」為己任,除了一位名為馮班堡的女教師,她與其他教師不同,選擇在紀律之外,更給予學生愛與溫暖,在每夜就寢前馮班堡一個個親吻學生們的額頭,種種體膚接觸讓失親的瑪努艾拉開始渴望老師的關愛,當馮班堡走到瑪努艾拉的床頭前,瑪努艾拉按耐不住的向前擁抱了老師,就像失溫許久的嬰孩再度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而馮班堡輕輕挪開瑪努艾拉緊抱的雙手,不尋常的親吻了瑪努艾拉的雙唇。

         瑪努艾拉開始日夜思戀馮班堡,每夜與老師吻別後便窩在自己的床頭哭泣,深怕走回黑暗中的老師再也不回來,馮班堡發現後也有意無意間對瑪努艾拉施予更多溫暖,瑪努艾拉的多重感情讓她在馮班堡的心中備受寵愛,當兩人關係愈加緊密而現實的壓抑則更顯沉重,熱烈的情感就只能在密室裡燃燒,成年女人馮班堡能沉得住情感的試煉,純真小女孩瑪努艾拉卻止不住心中愛戀之火,在一次情緒的一發不可收拾,兩人的關係曝了光,瑪努艾拉被校長無情冷酷的責難,校方勒令學生們孤立瑪努艾拉,馮班堡則被要求停止與瑪努艾拉的接觸,諸多對人性價值不合理的壓抑在這一刻遭受反彈,馮班堡不惜與校長激烈的爭辯,學生們開始拒絕無情的人際迫害,在瑪努艾拉極度悲傷的爬上塔樓意欲輕生時,馮班堡與學生們的呼喊救回了瑪努艾拉年輕的靈魂。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制服的女孩》Girls in Uniform 

文∕JOJO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這部《穿制服的女孩》,據載是德國第一部同志電影,1931年出品。當年上映後,在柏林的女同志圈大為轟動,影片在國外也獲得相當的成功。

         在一所女子寄宿學校,新來的學生曼努艾拉仍在適應此地的生活,種種限制種種規則,幾乎要讓人喘不過氣。在嚴厲刻板的日常教育下,開明而有愛心的老師馮班堡小姐可說成為了眾人唯一的救贖。馮班堡小姐不僅對學生好,她的美貌與氣質,也擄獲了許多同學的心,將她當成謬斯女神般崇拜,尤有甚者,她們開始將馮班堡老師當成情感投射的對象,曼努艾拉就是其中一個,她發狂迷戀馮班堡老師,還夜夜為他淚濕枕頭,但這樣的愛情,能有結果嗎?

         本片從頭到尾沒有一個男性角色,完全是女演員的天下,而本片呈現了極為迥異的女性風貌,我們可以看到像瑪琳黛德麗型冷豔的德國美女(馮班堡老師);純真而年少的女孩面容(曼努艾拉);保守畏縮的婦人(其他老師們);還有男性化,軍人性格的女性(校長夫人)。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兇手就在你身邊》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  

素樸勛(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保守古典敘事含蓄黑白風格

         剛脫離納粹宣教影片製作的導演,其敘事風格相當保守,男女的感情溝通、愛情賣弄,是在無形之間滋生,無形的不著痕跡,當然這是超脫當代觀影者的電影經驗的,此黑白片當中,最為激情的男女肢體接觸便是男主角將頭倚在女子肩上,不意外。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af.jpg 

Monika Dittrich(德國之聲記者)

 

(智編按:《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為本屆電影節「典藏柏林」單元影片之一,深具濃厚時代意義。為讓各位更加了解「德國之秋」這段歷史始末,於是找來本篇介紹文章。)

 

         德國人至今提起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派還心有餘悸。在28年的武裝鬥爭中,他們共謀殺了34人。特別給人留下記憶的是1977951019日綁架及殺害雇主聯合會主席施賴爾的44天。這段歷史被稱做「德國之秋」。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11-12 Helke SANDER-2.jpg

編輯按:

         本屆電影節特別規劃赫克.桑德爾影片小專題,播映她的《女攝影師,圍牆以西》,以及《解放者得自由》Part 1Part 2三部作品。機會難得,敬請各位踴躍購票觀賞,一睹女性主義電影人的精彩之作。

 

正文:

         德國女性主義電影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7年生於柏林,早年於漢堡學習戲劇,於芬蘭赫爾辛基讀德語與心理分析。1960年代初期於赫爾辛基劇場擔任導演與並演出,並為芬蘭電視台導演多部作品,與作家夫婿長居芬蘭育有一子。1965年,赫克.桑德爾結束婚姻,攜子回到柏林。1966年獲選進入其時甫創立的柏林影視學院(dffb),為第一屆入學進入該校的三位女性之一。

 

         赫克.桑德爾作品傾向女性主義與政治,六八學運時期,桑德爾積極於學生運動、組成女性解放行動組織,積極參與左派學生組織,批判當時男性導向的社會,並為女性權利發出聲音。1968年創立「女性解放行動組織」(Coalition for the Liberation of Women),該年秋天,在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Socialist Students Association, SDS)於法蘭克福舉行的學生代表大會中發表演說,伸張女權強而有力的聲音激怒了在場學生。會議中,三顆「紅蕃茄」被惱怒的學生擲向學生會主席的臉上,此行動被視為德國新女性主義運動的濫觴。1969年畢業後,桑德爾持續在女性運動與影像藝術深耕。1972年合組女性組織「麵包與玫瑰」(Bread and Roses),1973年與Claudia von Aleman在柏林共同創辦第一屆女性電影節,隔年創辦女性主義電影雜誌《女性與電影》(Frauen und Film),為歐洲第一份女性主義電影刊物。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題城市.jpg 

文∕馬丁.柯爾伯Martin Koerber(柏林電影博物館策展人)

 

     在巴黎,人們說巴黎不是法國;在柏林,亦復如此。柏林自二十年前再度成為政治首都與文化中心,這裡也不能以德國概括論之。百年來,德國各地的傳統文化認同一直持續保留著,甚至在1945年之前,柏林的電影工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自從這座城市一分為二,之後的幾十年光陰,在這個國家的其他地區,也慢慢發展出一些電影中心,例如漢堡、慕尼黑與科隆。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是《德國09》,且不論這部片是不是在講柏林的故事,或是由在柏林工作的導演所拍成,這些已屬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這部片呈現了導演們對德國的感觸切面。回望過去,本片與1970年代「德國新電影」時期另一部重要作品《德國之秋》形成有趣對照這部片同樣由多位導演一起合作,標記出西德一九七七的緊張年代,記錄當時整個國家與政治激進份子之間的信任危機,最後引爆恐怖主義攻擊行動。1979年,萊納韋納法斯賓達也針對這一主題拍出《第三代》,諷刺漫畫般地點出這場淪為空洞的政治抗爭。晚近的電影如2000年克里斯汀培周的《心的居所》也反映了德國之秋的政治,講述逃亡的恐怖份子,在疏離的國家喬裝成一般居民生活,既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也長年未被發現。今日社會跟當時相較,是令人滿意得多,因而導演們在《德國09》拍出來的作品,幾乎沒有關於國家政治的激辯了。

 

     今年柏林城市主題,台北電影節選出自1920年代直到晚近的柏林電影。德國默片經典時期的影片代表《星期天的約會》,剛好是電影圈的「反對派」一群年輕的業餘人士成功捕捉1929年柏林星期天的氛圍,後無來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幾乎讓人以為是紀錄片,片中再平常不過的年輕人毫不矯揉造作,呈現威瑪共和時期的日常生活景象。史拉坦杜多的兩部作品目光則顯銳利《柏林工人日記》與《世界屬於誰》,片中的政治抗爭以明顯的左派立場,向甫掌權的法西斯主義對抗。此外,海爾默考特納的《橋下戀曲》拍攝於電影流為宣傳工具的納粹時期,卻成功地在美學上作了反叛,於二次大戰結束前的1944年拍成,戰後才得以首映。這部影片講述一名女子與兩位船伕的故事,拍攝風格朝向法國電影詩意寫實主義,以凡夫俗子的生活為題材,反叛了當時電影的英雄主義。緊接著二次戰後,沃夫岡史塔特開始準備《兇手就在你身邊》的前製工作,這是1946年東德德發(DEFA)製片廠的第一部電影,精準清算戰爭與暴力的野蠻。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在美學上,卻回歸到1920年代的電影語言表現主義例如傾斜的攝影機視角,與反差極大的燈光。有很長一段時間,德國的電影語言嘗試各種不妥協的挑戰,然而以第三帝國為主題的影片則多令人聯想到「傾頹」。生活在納粹德國的地下反對黨,他們對政治的抵抗,在《艾美與亞歌》裡,馬克斯法貝爾布克以另一種方式說故事,他拍彼時的愛情描寫政治反對派的猶太女性與德國主婦之間的戀情。繼續回望這個時代,賀瑪桑德斯布拉姆斯的《德國,蒼白的母親》好比一首歷史敘事詩,點出戰後人們儘管倖免於難,他們所經歷的戰爭經驗如何在人心持續發酵,如何使整個世代的內在崩壞。赫克桑德爾則用紀錄片的方式,處理這段長時間的戰爭心理影響在《解放者得自由》中,她對於德國女性在戰爭結束時集體遭到性暴力的事實,詳盡地調查並且揭露。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13_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_01.jpg

曉姬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戰爭期間的殘酷暴行是全人類的痛,戰火不只殘害性命,同時摧殘心靈,因此當寶貴的和平來臨時,我們不只要想辦法撫慰受傷的心,還要勇敢站出來面對戰時的過錯,才能避免歷史一再重演。《兇手就在你身邊》是二戰後第一部返回東德拍攝的影片,為了避免喚起人民恐懼的回憶(二戰於1945結束,本片1946即上映),這部片沒有像《辛德勒名單》、《消失的1945》中血淋淋的屠殺場面,而是著重於戰後人民困苦殘破的生活,以及充滿恐懼的創傷症候群,並在片末表達了勇敢的反省精神,希望人民勇敢的控訴所有以戰時「情境使然」為藉口的加害者,給予兇手應有的制裁才能還給人們心裡的安寧。

 

     從集中營存活的蘇珊,回到柏林決定拋開過去勇敢向前,在此時邂逅了鎮日酒醉不思進取的醫生漢斯。漢斯對於在戰時的陰影始終無法忘懷,戰後創傷症候群使他失去了回到日常生活的能力。蘇珊對於懷抱著傷痛的漢斯一見鍾情,因為蘇珊不離不棄的守候漢斯決定要努力振作,卻在此時漢斯見到了戰時的長官,這位在戰爭中面不改色的下達屠殺命令的長官現在竟然成了工廠的大老闆,生活幸福美滿如魚得水,然而漢斯卻因為目睹屠殺的殘暴場面幾乎成了一個廢人,憤怒的漢斯決定,天理不彰,他要用自己的手,來制裁這個罪人!

 

     由於上映的時間點敏感,《兇手就在你身邊》對於常被討論的集中營主題輕描淡寫的帶過,對於女主角過去在集中營生活僅僅在幾句對白中出現,只有當漢斯質疑蘇在戰時沒有與柏林共存亡不知躲到哪去避難時,溫柔的蘇珊突然出現了無比銳利的冷峻眼神,那個眼神,真的會讓人打從心底發冷,不用任何畫面,你就能夠感受到那是多深層的傷害。同時戰爭給人的傷害僅用男主角漢斯的一句台詞便表達得淋漓盡致:「和平,不過是下一次戰爭的中場休息」。在和平中長大的我們而言,戰爭只是個短期狀態,不論如何和平都會到來,然後永久的持續下去。然而對於經歷過戰爭的人而言,從此他們的心裡沒有和平的一天,即使戰爭結束,心中的陰影仍然無法散去,生活成了一場驚恐的等待,永遠不知道惡夢何時又要展開。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兇手就在你身邊》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 

文∕金桔粒

 

         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德日二國雙雙戰敗。只是戰後的二國,政治氛圍完全不同,日本對於戰敗的事實低調再低調外,數年之後甚至想藉由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如教科書或是學校教育),來教育或扭轉後代年輕人對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觀感。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更是激怒了臨近的中韓,認為小泉此舉無異在鼓勵(或說「不反對」)軍國主義下的日本政策。

         相對於日本人對於戰敗歷史的傲慢與保守,德國人就顯得民主進步許多。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結束,隔年,由Wolfgang Staudte所執導的《兇手就在你身邊》(Die Mörder sind unter uns )便拍峻上映,充份顯示出德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納粹政治的自省與檢討。

         《兇手就在你身邊》,描寫一位從集中營回來的公寓女主人蘇珊,遇見失意醫生漢斯的故事。漢斯在大戰期間是醫官,由於曾經見識到長官在聖誕節當天屠殺數百位無辜的猶太人,勸阻未果,德國投降後,便帶著戰時的陰影,酗酒度日,不思進取。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3_coming out_02.jpg

文∕Horace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Heiner Carow1989年拿下銀熊獎的大作《出櫃宣言》(Coming Out)如果翻成《攏係Gay》,不知道會不會更生猛有力一點?

         但千萬別誤會,我可不是認為男同性戀都很假,也不是指這部片裡面出現的角色都是男同志,我想強調的是,這部片子所要訴說的,是男同性戀在面對社會壓迫、情感發展與自我認同時,所常會出現的迷惘與失落。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孤獨與恐懼才是真的。為什麼一切都是假的?原因很簡單,也很殘酷,只因為你是男同志。


         男主角Philipp是片中最社會化,在異性戀霸權下也表現的最「正常」的一位同志,但也正是因為他的正常,反映出了這個異性戀霸權的不公義。他只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生活在相對保守的校園裡任教,他順應著社會的期待與要求,或者應該說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一段即將步入婚姻的異性戀感情,但就在他偶遇了過往的同志情人之後,再次燃起了心中對同性感情的渴望。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3_coming out_01.jpg 

Rick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身為東德史上唯一一部同志電影,《出櫃宣言》(Coming Out, 1989)呈現了這個類型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議題,不只是角色對於自身性向的掙扎,同時也是對於社會歧視感到不平的悲鳴。

         一開場的破題,歡騰的煙火被救護車的警報聲劃破,服藥過量的Matthias在急救後,道出自己身為同志的自殺理由。如同令所有同志感到折磨的,就是出櫃前所要面對的心靈交戰,以自殺的痛苦來呈現這個過程,Matthias一開始就發表了他的出櫃宣言。自此同志的身份便顯得自在,他出沒在同志酒吧,在家人面前與男友親密的互動,以及在公眾場合與男主角的搭訕。他選擇揭露自己同志的標記,換取一個更坦蕩自主的行為自由。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櫃宣言》Coming Out

文∕Alan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這部被稱為東德史上唯一的同志電影,影片描述一名壓抑著自己同性戀傾向的中學老師-菲利浦,在一次意外將女同事撞傷後,嘗試著異性戀情,並且論及婚嫁,直到女友的好友意外的拜訪,竟揭露他不可告人的祕密…

         電影從一個喧鬧歡樂的夜晚起始,在煙花四射的歡樂氣氛中,突然反差的出現一台救護車將一個服藥自殺的青年送進醫院急救。編導很「仔細」地記錄所有搶救、洗胃的過程,醫護人員粗魯的將管子塞入他的口中(暗喻著現實生活中同志受到的粗魯對待)。而醫護人員問他為何要自殺,他崩潰的說「因為我是同志」。所以打從最一開始編導Heiner CAROW已十分明白的告訴觀眾,同志身處在異性戀世界的隔閡與掙扎。而這段本來與原本的主軸不太相關的對比式開場,其實別有用意。

         而開場過後,就是男主角菲利浦的出場,鏡頭下的他怡然自得地騎著單車在大街巷弄間穿梭,他如常般教書工作、交際約會,就像是云云眾生裡的平凡人物,直到女友的好友來訪,竟然是他多年前的初戀男友,影片隨之像是一段雙性戀者(他能自然地與異性談戀愛、上床作愛其實已不能算是「純」的同志了)自我追尋的過程,這時編導才逐漸將當時八十年代東德壓抑的地下文化、同志生活、社會狀態一一呈現,像是主角身後的佈景,兩者相互對照,藉事喻情。影片宛如尋常的通俗劇,沒有艱澀的技法,依照傳統線性的敘事,寫實化且中規中矩。影片中的男主角一面掙扎的要做一個具有社會地位,符合家人(尤其是母親)期待的好老師、好男友、好兒子,一面又要對自我內心天性的同志慾望作拉扯,幾乎是進退失據,舉步維艱。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櫃宣言》Coming Out

文∕Steven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這部德國電影以寫實的風格勾勒起當時東德的文化風氣,並用相當寫實的對立衝突來對應著本片以當時同性戀者所面臨的窘境,簡單的劇情架構,導演卻巧妙的把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情節融入其中,頗有導演主觀意識的批判味道整部片始終都以寫實的風格貫穿全片,富有深意的畫面構圖也精準表現出片中角色的心理層面。

 

         這部片的劇情大綱-影片描述一名羞於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老師菲利浦,與女同事逐漸產生情愫,一位意外的訪客,竟勾起他壓抑多年的祕密。不久他邂逅了一名年輕男子,旋即陷入狂戀,三人卻因此都陷入痛苦深淵。

         描述同性戀生活的電影通常都把焦點放在主角關係之間的描述,卻很少像本片以主角為中心而擴大到當時德國人們對於同性戀的觀感,和同性戀者複雜的心靈掙扎和衝突,不僅是敘述片中角色的感受,導演更運用情節的穿插,而表現出當時觀念歧視的風氣。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題城市.jpg

游惠貞(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2009柏林圍牆正好倒塌20年,台北電影節主題城市於是鎖定柏林,兼及經由柏林影展介紹給全世界認識的德國電影。柏林這個城市不僅有著濃厚的政治歷史與文化,隨著歷史與電影技術發展,在影史上也創造了各種電影類型與流派。歷經默片時期、兩次世界大戰、柏林圍牆、德國新電影與新起的一代,本屆台北電影節除了介紹重要的柏林影片,用電影走入柏林地景,也力邀精彩的當代德國片,將一一呈現德國電影新銳與他們的作品。

 

         今年最耀眼的德國影片當屬開幕片《德國09》(Germany 09),這是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13位德國導演聯手拍攝。1977年,西德社會中恐怖活動密集出現,當時還年輕的法斯賓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雪朗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等十數位日後成為德國新電影健將的德國導演,把他們對德國政局的觀察與焦慮拍成了一部影片,這就是知名的《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 
 
         三十年後,以湯姆提克威為首的十三位自稱都是看《德國之秋》長大的德國當代導演,也仿效前輩的做法,將他們對時局與德國社會的感受拍成短片,成為今年柏林影展的閉幕片《德國09》,只是這十三位正值盛年的德國導演畢竟屬於不同世代,他們不用嚴肅或悲憤的態度拍片,反倒多了戲謔、嘲弄和反諷,還多了彼此的較勁。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屬於誰?》Kuhle Wampe: To Whom Does The World Belong?

游惠貞(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為了趕在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紀念時做柏林城市主題,特地和在柏林自由大學念博士的同事周郁文帶著一大張預開片單到柏林,與柏林電影博物館及德國電影中心洽談並看片做功課。

 

         片單羅列我們熟悉的,或者聞名已久的德國電影,我們的專業德國友人給我們的第一個挑戰是:「奧柏豪森不是柏林。」一句話否定了我們最熟悉的奧柏豪森宣言之後興起的德國新電影,我想,OK的,我們可以擇期再特別做德國新電影專題!同樣地,許多影人和影片因為與柏林沒有直接相關,也就在第一輪被刪去了。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b14_people on sunday_25.jpg 

周郁文

 

       2009 年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很柏林,城市專題特別端出兩大主題單元共三十三部不可錯過的精選名作。為了精緻爬梳柏林電影風華,今年特別與歌德學院、德國電影中心、柏林電影博物館合作,大量看片篩選,挖掘出一部部寶貴作品並鍥而不捨地邀約。今年在柏林影展首映並且備受關注的大片《德國09(Germany 09),在片單截止前終於成功接受台北電影節之邀,隆重參與開幕!

 

        《德國09》一在柏林首映就急攻媒體版面,這部片作為2009 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再適合也不過。對今天的德國人來說,德國是馬鈴薯或者災難?《德國09》邀請十三位德國導演共同拍攝,包括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沃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法提阿金(Fatih Akin)等,在經過德國分裂六十年、學生運動四十年、德國之秋三十年之後,這群導演在這個充滿意義的時間點,拍出了光怪陸離的德國萬象,與三十年前由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等十一位德國新電影導演拍成的《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形成影史對照。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04_Germany 09_01.jpg 

 

       1977年,西德社會中恐怖活動密集出現,造成政局緊張、社會動亂,當時還年輕的法斯賓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雪朗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等十數位日後成為德國新電影健將的德國導演,把他們對德國政局的觀察與焦慮拍成了一部影片,這就是知名的《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

 

 

       三十年後,以湯姆提克威為首的十三位自稱都是看《德國之秋》長大的德國當代導演,也仿效前輩的做法,將他們對時局與德國社會的感受拍成短片,成為今年柏林影展的閉幕片《德國09(Germany 09),只是這十三位正值盛年的德國導演畢竟屬於不同世代,他們不用嚴肅或悲憤的態度拍片,反倒多了戲謔、嘲弄和反諷,還多了彼此的較勁。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