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award.jpg

(本文資料感謝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提供)

 

         經過七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審,乃至決審過程,最受國人及藝文界矚目,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國家文藝獎」,於76正式公佈第十三屆得獎人。分別為:建築師王大閎、小說家王文興、表演藝術家金士傑、視覺藝術家陳界仁、剪接指導陳博文、指揮家廖年賦(以上係按姓名筆畫排序)。

 

         為獎勵具累積性成就之傑出藝文工作者,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1997年開始辦理「國家文藝獎」(原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至今已至13個年頭。本屆依據2007917董事會修訂通過的「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持續強化「國家文藝獎」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價值與公信力,從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開始,決審團另聘七至九名委員組成,並負責決審事宜,使評審機制更趨嚴謹。在歷經推薦、提名、入圍、評審,乃至決審的謹慎評選程序,並於76國藝會董事會通過後,正式確定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

 

         本屆得獎者為臺灣當代之傑出文藝工作者,他們均以生命力量堅持持續藝術創作,並積極創造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臻至卓然成家。

 

         建築師王大閎為台灣現代建築運動的先驅,建築設計融入傳統人文思想;其整體作品有其標竿性,深具文化性及藝術性,在台灣現代建築發展史上發揮持續的影響力。小說家王文興之作品深具實驗性與創新性,每一部小說均引起廣泛注意,其文字肌理細緻,富於多重指涉,不僅建立個人美學風格,更將漢文表達潛能推向一個高峰,對當代文壇深具影響力。表演藝術家金士傑自八零年代開始參與台灣當代劇場原創運動,迄今不輟。融合中西元素,創建獨特藝術風格,編導表演作品成就斐然;並以諸多精采動人之表演作品,為台灣當代表演藝術建立標竿及學習典範,他同時以嚴謹而多元的教育方法,成功作育諸多後進菁英,為台灣劇場生態挹注新生力量。視覺藝術家陳界仁為國家文藝獎歷屆美術類中最年輕的得主,其創作思維富涵前衛性及批判性,作品帶動弱勢族群關注議題與討論,深具歷史意識及社會文化價值,他的創作接軌國際,並具跨領域藝術價值,且作品持續受到國際藝術界關注及高度評價。剪接指導陳博文持續在專業領域工作近三十年(1980 - 2009),以純熟技術為經,以藝術品味為緯,再造作品的靈魂。其作品產學價值面寬廣,舉凡藝術、商業、紀錄片、動畫等,皆全力以赴。他參與許多台灣揚名國際電影的剪接,長期協助台灣新電影導演們完成作品,提升其對電影之視野,並持續培育剪接人才,不遺餘力。指揮家廖年賦是首位憑藉一己之力,籌組大型私人交響樂團,活絡台灣樂壇,對於國內音樂環境的改善及素質的提升,貢獻卓著,持續四十餘年從未間斷。其擔任樂團指揮時,經常演出本國原創作品;參加國際演出活動,屢獲獎項,並長期培育國內音樂人才達半世紀,影響深遠。

 

         在他們的藝術生涯中,長期努力不懈之創作精神與專業學養,對於國內多元化藝術環境之發展,均有相當大的貢獻,且六位得獎者無論在創作或是理論的開拓上,均可為國內藝壇的典範,而他們對創作的熱忱與對生命的摯愛,更令人景仰。

 

         在得獎名單公布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於1029日(四)下午於中山堂舉辦「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分別贈予六位得獎者獎金六十萬元及由楊英風先生所設計的獎座乙座。除此之外,為了對得獎者表示尊崇,並擴大「國家文藝獎」的影響力,本基金會與愛樂電台聯合製作本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之專輯節目,並與交大合作校園推廣計劃,舉辦「浩然講座」系列演講、座談與工作坊活動,並與公共電視台合作拍攝得獎者之紀錄片-「文化容顏音像紀實」,拍攝完成後出版DVD,亦將於公共電視台播出,使社會大眾得以更加貼近得獎者的藝術生命。

 

 

陳博文簡介

         剪接指導陳博文,1953年出生,1978年入行,1980年開始剪輯工作,入行三十多年剪輯的電影,多達150多部,不侷限於電影類型,許多電影因他的剪輯而改觀,世界知名國際影展中得獎連連。韓國釜山影展於在2006年特別邀約前往開設「大師工作坊」,提供剪輯經驗、知識,以供韓國電影界借鏡。對陳博文而言,電影剪輯是個「發揮創意,再造電影」的過程。

 

         近年來,剪輯領域的傳承,已成為他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台灣各大專院校電影科系中,更是常見其身影,教學認真、方式靈活實用。經驗豐富的他,曾當選為崑山科技大學學生票選最受歡迎教授第一名。除了在各大學講授剪輯之外,並於台北個人工作室開設「剪輯班」,自行上網招募對剪輯有興趣的年輕人,不但免費教學,同時免費提供所有花費用度,皆為了替電影界留下根苗。

 

 

藝術成就

         台灣電影首次在法國坎城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的電影:楊德昌導演的《一一》;台灣電影史上至今最賣座的國片: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台北電影獎百萬得主的電影:鄭有傑的《一年之初》等作品,皆出自剪接指導陳博文之手。客觀、冷靜、專業及好品味,讓陳博文與各位導演們變成最佳創作夥伴,他能見人所未見。而拍攝時因各種意外所留在底片上的各種瑕疵(包括機器、演員、劇情),也是剪輯師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陳博文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常舉一反三,聯想豐富,看到有問題的素材,常會激發出他面對挑戰的衝動;而重新組合鏡位、調整戲劇結構,或做些特效,讓電影的整體情緒、氣氛能夠充份展現,許多電影因而受惠。

 

         何平導演的《十八》、楊德昌導演開始在一級國際影展上大放異彩的作品,剪輯都是陳博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拿下東京影展評審團大獎,《獨立時代》入圍坎城影展競賽項目,《麻將》入圍柏林影展競賽,《一一》更奪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夜奔》、《一年之初》、《紅葉傳奇》等片,都因為他的剪輯,再造影片新生命。《海角七號》(台灣票房五億二千萬台幣)、《功夫灌籃》(大陸票房一億多人民幣)等片的市場成效,也都獲得普遍觀眾的廣大迴響。

 

         早期武俠片盛行時的剪輯經驗,讓他對動作片節奏感的掌握,有獨到之處;和但漢章導演合作時,但導的開放態度,讓他自由的充分發揮,啟發他對「情緒連貫、鏡頭組合、分鏡概念」對整體戲劇性的影響,有了更深層的體悟,因為但漢章拍攝的素材很多,剪輯時卻只用少許,陳博文得重新組合鏡頭,不只分鏡,還要處理整場戲的結構,因而快速成長。

 

         剪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他開始分析影片的戲劇結構,遇見楊德昌,讓他跳脫以往的剪輯範疇(偏重鏡頭的連接技巧,節奏、流暢感),在創作上更上層樓。他開始分析整體的戲劇結構,思索整體戲劇感的塑造過程中各個成份的組成,如戲劇結構、人物個性、人物之間彼此的關連性以及相識相遇的過程,包括故事的起承轉合、如何結尾,思索如何達到「結構的綿密性」。

 

         30多年下來,成就了如今的陳博文,專業知識豐富、美學品味獨到,使得導演們都信任他,因為他能幫影片加分。在剪輯的世界裡,「知性、感性」交互作用,陳博文運用獨到,他認為,剪輯要「冷靜、反應快、有耐心耐力」,最重要的是要有「電影感」;若要更上層樓,美學修養(如美術鑑賞力、文學修養、傳達力、音樂感等)、國際觀及「視野」的開闊,則是必備要素。

 

 

作品評述

       《一一》裡行雲流水的剪輯節奏,結構綿密,敘事、抒情,隱含疊沓,錯落有緻;多種內在經驗隨著影片的進行,不斷浮現,傳達出潛在的形象場域,激盪了無數觀眾的心靈深處。事不只表象之事,「意在言外」的深層義含,前後交互激盪、譜出一首生老病死的人間交響曲。譬如片中運用「交叉剪接」來鋪陳父女兩代的情感事件,更留下了許多空隙,解放、開展觀眾想像遊走的空間,這些想像的生發從表象綿延到每個人的人生經驗當中,勾引、暗和、碰觸著每個個體的內在經驗。畫面的選取、剪輯,雖留給觀眾「逸出」觀影當下的可能空隙,但這個逸出的情感蔓延,不但不會削弱劇情、干擾觀賞者的思緒,反而更豐富劇情。

 

       《一年之初》的戲劇結構,五條線敘述五組人的經歷,交錯出現,最後回歸原點的圓形結構,形式繁複,層次分明,銜接巧妙,是陳博文展現功力之作。

 

       《夜奔》開頭一段,以彈弓、試琴、拉奏大提琴的大特寫開場,繼以琴音帶出老人的年輕回憶;置身紐約,心念的卻是北京故人;藉由獨白、鏡頭展現時空換置,紐約、北京,現在、當年,老年、少時,現實與想像並置,僅四分半鐘的鋪陳,就強而有力的交代了全劇核心。

 

         陳博文是許多紀錄片的孕育者,曾有紀錄片導演拿了三百捲的拍攝資料帶給他,結果他看完所有影帶,剪輯出七十分鐘的作品出來,連敘述方式、故事內容的取捨等,都由他一手決定,所以許多紀錄片導演碰到疑難雜症時,都求助於他。在他手中完成的作品,如《紅葉傳奇》、《銀簪子》(蕭菊貞),《海有多深》、《山有多高》(湯湘竹),《跳舞時代》(郭珍弟等)等片中,我們清楚的看到剪輯者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