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EDCHEN_IN_UNI_31_03.jpg

之翼2009台北電影節部落格達人)

 

         在黑白剪影中,一群穿著制服的女孩魚貫走入學校中。德國電影《穿制服的女孩》,以豐富的鏡頭語言暗示了一個思想與舉止都飽受壓抑與箝制的時代。將迴廊與廊柱陰影作為畫面景框(framing),一列女學生的身影更形包圍壓抑;不時以非寫實的鳥瞰鏡頭(bird’s eyes view)捕捉女學生奔跑的身影,則加重了渺小無助的氛圍。不過,另一方面,導演大量使用特寫(close-up)、甚至是極特寫(extreme close-up)捕捉角色細膩的表情變化,以鏡頭語言流露出對他們內心柔細感情之關注。導演的意識形態在鏡頭語言的純熟運用中,得以顯而易見地表露而出。

 

         而關於呈現普魯士時代之思想箝制的角度,導演揚棄了軍國主義的窠臼與男性視野之掌控,反以一所天主教女性寄宿學校做為背景(setting),此觀點揀擇令觀眾備感清新。瀰漫於普魯士時代之軍國主義,只以「瑪努艾拉為軍人女兒」之角色設定一筆輕輕帶過。不過,事實上,這項設定讓《穿制服的女孩》所呈現的思想箝制制度之層次變得更為豐富。我將我所繪的層次圖呈現如下:


4a2cb24761bc0.jpg  


         如圖示,以瑪努艾拉為例,她首先是在成長環境中,以軍人女兒的沉重身分受到嚴格要求,例如需要堅強,不輕易流露感情。而在進入學校就讀後,原有衣著的扣留以及制服的披掛,都是一種束縛的象徵。監督長(或主任)則以「禁止」與「懲罰」的方式來管束女孩。校長夫人則在普魯士時代的洗腦下,要求準確的紀律(discipline)與一致性(conformity),諸如祈禱合唱的要求,以及集體飢餓的指令。就連戲劇演出,也在一種樣板戲似的訓練下模塑而成,毫無思想奔流之可能性。由此可見,瑪努艾拉在這樣層層的包環中,顯得多麼渺小而無助。

 

         而這樣的渺小無助,將因種種抵抗箝制的解放而獲得茁長的機會。女孩們私下看禁書、迷戀偶像、偷渡郵件,透過各種方式去解放自己受綑的心靈。而愛情,顯然是最終的解放。老師馮班堡既象徵著父親權威,又揉合母親柔情的獨特身影,在女孩們心中印下了深深的軌跡。

 

         同志迷戀在這部電影中著墨並不深,對我而言,女孩們對馮班堡的迷戀,並非愛情可以輕易詮釋的。那種對父親權威迷戀的弔詭心態,有如美國詩人普拉斯在〈Daddy〉一詩中所形容「對霸權痛恨又欽慕而無法逃脫之矛盾情迷」。而對慈母形象的渴望,更是在枯燥無情的學習環境中珍貴的甘霖。馮班堡完美結合了兩者特性,成為女孩們心中的救贖。這種救贖,不單是愛情,但單就性別層面而言,解釋為同性之愛也亦無錯誤。

  

          也因此,曾經歷過喪母之痛的瑪努艾拉,對馮班堡的愛戀遠超出其他學員之上,而變成了無法控制之病態迷戀。但這樣的迷戀是建構於層層包裹於箝制之下、猛然掙脫而出的感情無限傾倒,亦或是如上述般對父權之弔詭迷戀加上母愛渴求之移情作用?在我而言,兩者都是,於是瑪努艾拉,幾乎是斷送了自己的生命,才換回了馮班堡跨越自我設限,所展現出的一點情感流露。

 

         馮班堡的掙扎亦值得探討。她生於紀律,最終卻反抗紀律,指責時代下、學校中嗤人的教育。她生於理性,最終卻難抵感性。在兩方極端的拉扯之下,馮班堡偶然流露於臉上的情感,時常旋即又給嚴峻給吞噬下去。不過,在她疼惜地送給瑪努艾拉的一件修補破洞的完整上衣中,我們看到了她真實的一面,而那件外衣也成為她內心情感的最佳象徵。

 

         在兩個女孩無意間的聊天中,曾提及絕不再讓自己的孩子入籍住宿學校。這點出了三個世代的互動。上一個世代服從箝制制度,下一代世代將逃離這制度。那麼,女孩們的這個世代呢?不外乎是與制度相抗衡、在服從與違抗之間掙扎的悲慘年代。不過,從結局校長夫人蹣跚顛簸走下樓梯,最後被吞噬於曾經緊鎖住女孩的迴廊景框(framing)中,我們驚訝地發現,真正在這個時代下被犧牲的,其實是校長夫人。而導演充滿批判卻又帶著憐憫的關注,也在這個鏡頭語言的暗示下,悄然落幕。

 

本文轉載至「處之翼的秘密花園

穿制服的女孩電影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