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 EPSTEIN1.jpg

文∕Elgin

 

         「同志議題」一直是歷屆台北電影節的重要主題之一,本屆焦點導演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是國際知名的同志議題導演。1974年,一個決定出櫃尋找自我的19歲休學生,從東岸前往同性戀天堂-舊金山朝聖,看到一則籌拍同性戀生活紀錄片的徵人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也在影史添了一位身兼紀錄片導演、製作人、作家、剪接師於一身的奇才-勞勃伊普斯汀。

 

         在同志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70年代,年輕的伊普斯汀得以躬逢其盛,讓他視野更開闊、更自信,在處理議題時因同性戀身分而更細膩,他的影片史料豐富、流暢幽默,不僅獲獎無數,更廣受觀眾歡迎。非學院派深入淺出的手法,不僅獲得兩座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四座艾美獎、兩座都彭哥倫比亞新聞獎、古根漢獎金等專業獎項的肯定,也讓觀眾更願意接觸同性戀議題。

 

紀錄版比劇情版精彩的《哈維米克的時代:邁向自由大道》

     一鳴驚人之作《哈維米克的時代:邁向自由大道》不僅奠定個人地位,也影響了整個同性戀世代;他與哈維米克因沖印照片而熟識,並因為禁止同志任教的第六號提案,激起他紀錄的念頭,而隨後意外的暗殺、審判、暴動等,造就了「一位經典」與「一部經典」。

 

        因為甫獲2009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劇本之《自由大道》完全以此紀錄片為本,西恩潘更維妙維肖地模仿了哈維米克在該紀錄片中的一言一行,此時觀賞「本尊」的紀錄片,許多影評人都認為,紀錄片版精彩程度遠超過劇情片版的《自由大道》!

 

     伊普斯汀與他的事業及人生夥伴傑佛瑞佛瑞德曼(Jeffrey Friedman)於1978年成立Telling Pictures,合作拍攝多部重要作品,包括控訴政府忽視愛滋的《人人手中線:愛滋拼布的故事》、以幽默手法證明好萊塢歧視同性戀的《電影中的同志》,揭發納粹迫害同性戀的《一七五紀事》等。

 

用一百部電影證明好萊塢歧視同性戀

         其中,改編自1981年出版,第一本以主流電影中的同性戀角色為主題的同名書籍,《電影中的同志》是許多台灣觀眾認識並喜愛伊普斯汀的重要作品。主流電影對同性戀的醜化由來已久,角色從誇張的娘娘腔、同性戀吸血鬼、可悲的皇后到殘酷的殺手,同性戀角色打從一開始便已出現在電影中,即使在嚴禁「性違常」情節的電檢年代,創作者依然能在片中偷渡角色與情節:史詩片《賓漢》中,賓漢與老友的相遇猶如一觸即發的乾柴烈火,饒富興味;西部片《紅河谷》中,互相把玩「手槍」的俊美牛仔,更是偷渡同志情慾的經典。

 

         這部令人驚喜的好萊塢史詩紀錄片,透過一百多部好萊塢的電影片段,以及參與這些影片的導演、製片、編劇、演員的訪談,讓觀眾戳破性別迷思,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好萊塢電影,檢視同性戀角色在廿世紀的演變,以及觀眾看待性別差異的態度。

 

迫使德國政府公開道歉的《一七五紀事》

         伊普斯汀最具體的成就,除了無數國際獎項之外,當屬他揭發納粹將同性戀者等同猶太人對待的《一七五紀事》,這是首部紀錄德國納粹時代對待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也首次讓世人知道粉紅色三角形在納粹德國乃同性戀團體的標誌,但是一般大眾甚至同性戀者,都不清楚這個標誌的歷史意義。導演說:「《一七五記事》探索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為什麼這段數萬人遭迫害謀殺的歷史,會被排除於史書之外?身為同性戀與猶太人,我們迫切想趁著活見證還存在時,紀錄他們的故事。」

 

     這部影片在柏林影展和日舞影展大受好評後,不到一年,德國政府即公開向納粹時期受迫害的同性戀者致歉。拍攝紀錄片能產生這樣的實質效應,實在罕見,也因此這部影片成為台北電影節典藏柏林單元中,唯一一部非德國人所拍攝的影片。

 

     伊普斯汀目前正在後製他的第一部劇情片《Howl》,主人翁是因猥褻案引發審判爭議的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他的作品過去曾陸續在台灣的影展中出現,但因為紀錄片屬分眾市場,許多年輕一輩的觀眾一直無緣見到他的作品,直到現在才終於有片商引進,趁此機會,電影節請觀眾一起來認識這位以同志電影為職志的重量級導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